[发明专利]电子束固化型涂料组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55619.6 | 申请日: | 2021-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811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发明(设计)人: | 森宽尔;四方周二;安保启司;光崎守;锅岛淳男;冈崎荣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9D4/02 | 分类号: | C09D4/02;C09D4/06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何杨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束 固化 涂料 组合 | ||
本发明涉及电子束固化型涂料组合物,其包含:含有10质量%以上的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的电子束固化型成分(A)、以及含有1~15质量%的异氰酸酯基且不因电子束照射而固化的常温固化型成分(B),相对于所述成分(A)和(B)的合计量的所述成分(B)的固体成分质量比率为20~55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束固化型涂料组合物,更详细地说,涉及含有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作为电子束固化成分的电子束固化型涂料组合物。
背景技术
在汽车的涂装中,以往一直使用采用热固化的方法。但是,从近年来的能量消耗量的削减的观点出发,为了削减汽车的涂装工序中的能量消耗量,需要无需烧结工序的涂装方法,用于汽车的涂装的非加热的固化技术尚未实用化。
作为非加热的固化技术,已知紫外线(UV)固化技术、电子束(EB)固化技术、常温固化技术。但是,就UV固化技术而言,如果紫外线的透过性降低,则涂膜没有充分地固化,因此作为包含颜料等的不透明的涂膜、厚膜的涂膜的固化手段不适合。另外,常温固化技术由于固化需要时间,因此具有生产率低的问题。
另一方面,EB固化技术具有节能、节能空间、缩短固化时间的优点,已在印刷、涂装、粘接等各种用途中采用。另外,EB与UV相比,透过性高,因此EB固化技术作为包含颜料等的不透明的涂膜、厚膜的涂膜的固化手段有效。例如,在日本特开2002-361173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电子束固化层叠涂膜的形成方法,其中,在基材表面涂布了包含电子束固化性(甲基)丙烯酸酯树脂的电子束固化性涂料组合物后,通过照射电子束,从而使由所述电子束固化性涂料组合物构成的层固化。但是,使用包含电子束固化性(甲基)丙烯酸酯树脂的电子束固化性涂料组合物形成的固化膜具有不能兼具高断裂伸长率和高拉伸强度(断裂应力)的问题。另外,在专利文献1中,也记载了为了提高木质表面与树脂的粘接性、或者提高树脂的固化性,在所述电子束固化性涂料组合物中能够配合多异氰酸酯。
发明内容
但是,为了提高粘接性、树脂的固化性而配合的多异氰酸酯的量至多也就5质量%左右,即使将这样的量的多异氰酸酯在包含电子束固化性(甲基)丙烯酸酯树脂的电子束固化性涂料组合物中配合,也难以得到兼具高断裂伸长率和高拉伸强度(断裂应力)的固化膜。
本发明鉴于上述现有技术具有的课题,目的在于提供可得到兼具高断裂伸长率和高拉伸强度(断裂应力)的固化膜的电子束固化型涂料组合物。
本发明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而反复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在含有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的电子束固化型成分(A)中以规定的比例配合含有异氰酸酯基且不因电子束照射而固化的常温固化型成分(B),从而可得到兼具高断裂伸长率和高拉伸强度(断裂应力)的固化膜,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的电子束固化型涂料组合物包含:含有10质量%以上的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的电子束固化型成分(A)、以及含有1~15质量%的异氰酸酯基且不因电子束照射而固化的常温固化型成分(B),相对于所述成分(A)和(B)的合计量的所述成分(B)的固体成分质量比率为20~55质量%。
在本发明的电子束固化型涂料组合物中,优选所述电子束固化型成分(A)含有10质量%以上的3官能以上的(甲基)丙烯酸酯,另外,优选所述常温固化型成分(B)为具有所述异氰酸酯基的化合物和具有含有活性氢的官能团的化合物的混合物,更优选所述具有含有活性氢的官能团的化合物为选自具有羟基的化合物和具有氨基的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5561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外科手术器械和末端执行器组合件
- 下一篇:用于车辆的保险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