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混组合梁及其滑移步履式整体顶推安装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38536.6 | 申请日: | 2021-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817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发明(设计)人: | 赵延露;曹明瑞;邓闯;黄英魁;丁天;张鹏;高文斌;白生利;陈政;雷尚成;刘洋;廖培岭;梁积铭;徐小龙;杨政;鲁俊良;徐鹏;彭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一公局第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04 | 分类号: | E01D2/04;E01D19/00;E01D19/12;E01D2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厚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55 | 代理人: | 夏柯双 |
地址: | 451450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 及其 滑移 步履 整体 安装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混组合梁,包括悬桥面板、箱间桥面板、箱间横梁和三个窄幅钢箱,三个所述窄幅钢箱平行设置,相邻两个窄幅钢箱通过箱间横梁连接,所述箱间桥面板设置在三个所述窄幅钢箱的顶部,所述悬桥面板有两个,两个所述悬桥面板分别设置在外侧的两个窄幅钢箱的顶部,两个所述悬桥面板设置在所述箱间桥面板的两侧。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用于钢混组合梁的滑移步履式整体顶推安装工艺包括支架搭设、钢混组合梁吊装、导梁安装、第一次顶推等步骤。本发明通过三次吊装两次顶推的方式完成跨线梁的安装,降低了临时支架的架设长度,减小了临时支架及顶推设备的用量,降低施工成本的同时减小了施工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路桥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钢混组合梁及其滑移步履式整体顶推安装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桥梁设计与施工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公路、城市交通、铁路等领域大量涌现出各种连续钢箱梁桥。因占地少、对桥下交通无影响、无需大型吊运机具、安全可靠、造价低等优点,顶推法在其施工中得到广泛应用。顶推法施工是在沿桥轴线方向的桥台后设置预制场,并设置钢导梁、临时墩、滑道、水平千斤顶(也称为顶推动力装置或顶推施力装置)等,实际施工时,分节段加工梁体且纵向连接成整体后,通过水平千斤顶施力,借助滑道、滑块等,将梁逐段向前顶推,就位后落梁。
现有的跨线桥顶推施工均为:跨线梁在临时支架上一次拼装完成,然后通过临时支架上的顶推设备进行顶推。这样的施工方式存在如下问题:跨线梁一次性完成拼装需要增加临时支架的架设长度(临时支架的数量),同时临时支架上配套的顶推设备对应增加,这样不但增加了施工成本,同时增加了施工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钢混组合梁及其滑移步履式整体顶推安装工艺,通过三次吊装两次顶推的方式完成跨线梁的安装,降低临时支架的架设长度,减小临时支架及顶推设备的用量,降低施工成本的同时减小施工难度。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钢混组合梁,包括悬桥面板、箱间桥面板、箱间横梁和三个窄幅钢箱,三个所述窄幅钢箱平行设置,相邻两个窄幅钢箱通过箱间横梁连接,所述箱间桥面板设置在三个所述窄幅钢箱的顶部,所述悬桥面板有两个,两个所述悬桥面板分别设置在外侧的两个窄幅钢箱的顶部,两个所述悬桥面板设置在所述箱间桥面板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窄幅钢箱为直腹板结构,所述窄幅钢箱包括顶板、底板、腹板和腹板肋条,腹板为直板结构,所述腹板设置在所述顶板和底板之间,所述腹板肋条与所述腹板相连接。
一种用于钢混组合梁的滑移步履式整体顶推安装工艺,使用顶推系统对刚混合梁进行安装,
所述顶推系统包括第一支架、两个第二支架、第三支架、第四支架和多套顶推设备;所述第一支架、第三支架、第四支架依次设置,其中一个第二支架设置在第一支架和第三支架之间,另一个第二支架设置在第三支架和第四支架之间;套顶推设备均匀设置在两个第二支架、第三支架和第四支架上;
所述第一支架包括六根第一立柱和两个第一横梁,六根所述第一立柱形成第一长方体框架,第一长方体框架的长宽分别由三根第一立柱、两根第一立柱组成,相邻两根第一立柱之间分别设有水平的第一横联杆和倾斜的第一斜撑杆,两个所述第一横梁分别设置在第一长方体框架长度方向上的三根第一立柱上;
所述第二支架包括第二横梁、六根第二立柱和三个第一纵梁,六根所述第二立柱形成第二长方体框架,第二长方体框架的长宽分别由三根第二立柱、两根第二立柱组成,相邻两根第二立柱之间分别设有水平的第二横联杆和倾斜的第二斜撑杆,所述第一纵梁设置在第二长方体框架宽度方向上的两根第二立柱上,所述第二横梁设置在所述第一纵梁上;
所述第三支架包括第三横梁、九根第三立柱、三个第二纵梁,九根所述第三立柱形成第三长方体框架,第三长方体框架的长宽均由三根第三立柱组成,相邻两根第三立柱之间分别设有水平的第三横联杆和倾斜的第三斜撑杆,所述第二纵梁设置在第三长方体框架宽度方向上的两根点立柱上,所述第二横梁设置在所述第一纵梁上,所述第三横梁设置在所述第二纵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一公局第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交一公局第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3853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