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植物基肥膘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27677.8 | 申请日: | 2021-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268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8 |
发明(设计)人: | 李顺舟;陈瀚宇;孙然然;姚伟伟;钟威;吕金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植得期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19/10 | 分类号: | A23L19/10;A23L29/256;A23L29/00;A23L29/212 |
代理公司: | 成都创新引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49 | 代理人: | 柴越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植物 基肥 及其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植物基肉制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植物基肥膘及其制作方法,该制作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斩拌:在3000‑3200r/min下,将魔芋粉、海藻酸钠、碳酸钠、冰与水混合后进行斩拌2‑4min,接着加入液态植物油继续斩拌2‑3min,再加入淀粉、盐、I+G、肉豆蔻粉与多香果粉继续斩拌1‑2min,最后加入固态植物油继续斩拌混匀,得中间产物;蒸煮:将中间产物进行蒸煮,冷却得到植物基肥膘;本发明的植物基肥膘呈白色且有韧劲,具有类似肥肉的口感与质构特性,提升植物基肥膘的感观与口感,采用固态和液态植物油组合使用,使得植物基肥膘在加热、煎炸过程中出油且散发出油脂的香味,让消费者能够更好地体验肥肉的一咬就流油的口腹之欲,又能不用担心油脂过多摄入造成的健康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基肉制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植物基肥膘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动物脂肪如肥肉因其口感独特受很多消费者喜爱,但是肥肉的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不易消化,同时反式脂肪酸的含量高,过多食用危害人体健康,并与肥胖症,高血压、动脉硬化和冠心病密切相关。目前,随着植物基产品日渐进入大众的眼球,出现了很多植物肉的产品以替代动物肉,植物基肉制品行业更是把植物肉比作“肉制品的新能源”,未来一段时间内会逐步替换部分肉制品。但是现有的植物基肉制品多数是以组织蛋白为主要原料,没有肥肉成分,跟真肉相比,有很大差距;现有的一些肥膘替代产品达不到肥肉的质构、观感以及荤食肥肉的口感。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植物基肥膘及其制作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植物基肥膘,包括下列重量份的原料:
魔芋粉4-5份、海藻酸钠4-5份、冰125-130份、水125-130份、液态植物油120-140份、固态植物油50-60份、淀粉30-40份、盐1-1.5份、I+G0.6-0.8份、肉豆蔻粉0.5-0.8份、多香果粉1-1.2份与碳酸钠0.3-0.5份。
可选的,所述液态植物油为常温下呈液态的植物油。
具体地,所述液态植物油为大豆油。
可选的,所述固态植物油为在45℃以下呈固态的植物油。
具体地,所述固态植物油为熔点高于45℃棕榈油。
可选的,所述淀粉由变性淀粉与普通淀粉按照重量比1:1组成,所述普通淀粉为玉米淀粉,所述变性淀粉为醋酸酯淀粉。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植物基肥膘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制作步骤:
A、斩拌:在3000-3200r/min下,将魔芋粉、海藻酸钠、碳酸钠、冰与水混合后进行斩拌2-4min,接着加入液态植物油继续斩拌2-3min,再加入淀粉、盐、I+G、肉豆蔻粉与多香果粉继续斩拌1-2min;最后加入固态植物油,在500r/min下斩拌1-2min混匀,得到中间产物;
B、蒸煮:将步骤A中得到的中间产物进行蒸煮,冷却得到植物基肥膘。
可选的,在步骤B中,所述蒸煮的温度控制在85℃,时间控制在40-50min。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采用魔芋粉与海藻酸钠配合,植物基肥膘无碱味、更白、感官更像肥肉,海藻酸钠与碳酸钠配合增强原料间的粘结,避免植物基肥膘成渣状,提高了植物基肥膘的质构特性,固态植物油和液态植物油配合,模拟肥肉出油及具有油脂香味的特性,使得植物基肥膘在加热、煎炸过程中出油且散发出油脂的香味;各原料彼此协同配合使得本发明的植物基肥膘呈现为白色且具有适中的硬度及弹性的固体状态,使得植物基肥膘具有肥肉的质构特性以及口感,消费者食用使用时可以获得脂肪物理和感官性质,利于人体消化和吸收,让消费者能够更好地体验肥肉的一咬就流油的口腹之欲,同时减少发生因油脂过多摄入造成的人体健康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植得期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植得期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2767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