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硅橡胶海绵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73400.3 | 申请日: | 2021-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736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1 |
发明(设计)人: | 吴忧;董海亚;马静;胡学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化工株洲橡胶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83/07 | 分类号: | C08L83/07;C08L83/04;C08L5/00;C08K7/26;C08K3/08;C08K3/16;C08K3/34;C08K7/24;B29B7/74;B29B7/90;B29C44/00 |
代理公司: | 长沙朕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3 | 代理人: | 段红玉 |
地址: | 4120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硅橡胶 海绵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硅橡胶海绵及其制备方法,硅橡胶海绵其原料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各组分:硅橡胶100份;白炭黑10‑50份;结构控制剂0.5‑10份;甲基硅油0‑100份;发泡剂3‑12份;还原铁粉5‑10份;铝粉0.5‑3份;黄原胶2‑5份;氯化钠1‑5份;蛭石3‑15份;活性炭3‑15份;硫化剂1‑4份。硅橡胶海绵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称取原料;(2)混炼:采用多段混炼方法进行混炼,每一段混炼完后进行停放;(3)硫化发泡。本发明中,还原铁粉、铝粉、黄原胶、氯化钠、蛭石、活性炭搭配合理,组合在一起后,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进行放热,可以使得海绵中间具有一定的温度,促进海绵的均匀发泡,可以明显的降低海绵的表观密度,海绵整体孔隙均匀度更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橡胶海绵材料领域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硅橡胶海绵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海绵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多孔低密度材料,其具有保温、隔热、吸音、减震、阻燃、防静电、透气性能好等特性,广泛的用于各行各业。
硅橡胶海绵将有机硅弹性体的性能和多孔材料的性能结合于一身,不仅具有硅橡胶优异的耐高低温性能、耐老化性能、良好的绝缘性能、生理惰性以及化学稳定性等特征,同时,还兼具多孔材料的隔音隔热、轻质、吸收冲击载荷、密封等性能。因为其优异的综合性能以及其他弹性体无法取代的性能,在新能源、电子、轨道,尤其是国防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硅橡胶一般通过添加白炭黑作为补强剂,且发泡后密度降低,导致其导热性能下降,在发泡过程中,设备或者模具两边的热量无法完整的传递到海绵中间,导致海绵内部受热与海绵两边不一致,进而影响海绵的密度均匀性,同时因热量无法到达中间,海绵发泡厚度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背景技术中提到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硅橡胶海绵及其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硅橡胶海绵,其原料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各组分:
还原铁粉、铝粉、黄原胶、氯化钠、蛭石、活性炭搭配合理,组合在一起后,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进行放热,可以使得海绵中间具有一定的温度,促进海绵的均匀发泡。进一步的,还原铁粉和铝粉还具有良好的导热效果,能够较好的将设备或模具上的热量传导到海绵中间部分;蛭石可以将反应过程中的水分吸收进来,促进与还原铁粉、铝粉的反应,同时还具有较好的保温效果,可以将热量保持在海绵中间;黄原胶可以有效的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也进一步的促进了各材料与水分反应生成热量。
优选的,所述硅橡胶为甲基乙烯基硅橡胶、苯基硅橡胶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的,所述白炭黑为沉淀法白炭黑、气相法白炭黑中的一种或两种的组合。
优选的,所述结构控制剂为羟基硅油或苯基硅二醇。
优选的,所述发泡剂为偶氮类、苯磺酰肼、脲基类发泡剂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硫化剂为双二五硫化剂、双二四硫化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的,所述还原铁粉的粒径小于320目;所述铝粉的粒径小于100目;所述蛭石的粒径小于50目;所述活性炭的粒径小于320目。
优选的,所述硅橡胶海绵的原料还包括:0-100份的甲基硅油。
作为一个总的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硅橡胶海绵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称取原料;
(2)混炼:采用多段混炼方法进行混炼,每一段混炼完后进行停放;
(3)硫化发泡。
上述制备方法中,优选的,所述步骤(2)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化工株洲橡胶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化工株洲橡胶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7340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