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大粒度乙基香兰素的结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90714.7 | 申请日: | 2021-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207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尹秋响;张世豪;侯宝红;周玲;张美景;龚俊波;郝红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C45/81 | 分类号: | C07C45/81;C07C47/575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王丽 |
地址: | 300350 天津市津南区海***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粒度 乙基 香兰素 结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大粒度乙基香兰素的结晶方法,将乙基香兰素及有机溶剂加入结晶器内,搅拌加热至40~70℃,使固体全部溶解,然后开始降温,在20~35℃加入乙基香兰素晶种,随后恒温养晶5~60分钟,再继续降温,降至5~15℃后,恒温熟化晶体5~60分钟,随后过滤晶浆并将产品干燥,得到乙基香兰素晶体产品。通过本方法所得到的乙基香兰素产品的晶习呈厚实梭型形状,晶体无色透明,产品粒度可达710μm,堆密度可达0.52g/mL,同时休止角小于39°,流动性好,大幅提高了产品市场竞争力。所得乙基香兰素产品更利于过滤、干燥、贮存及运输。此外,本发明的结晶方法是溶液冷却结晶,工艺简单,容易实现工业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学工程结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备大粒度乙基香兰素的结晶方法。
背景技术
乙基香兰素(CAS注册号为:121-32-4),又名乙基香草醛、3-乙氧基-4-羟基苯甲醛,英文名ethyl vanillin,是一种在自然界中尚未发现的人工合成香料,呈白色至微黄色鳞片结晶性粉末。乙基香兰素具有强烈香荚兰豆香气,它的香气是香兰素的3~4倍。乙基香兰素现已被广泛应用于食品添加剂领域,包括饮料、香烟、食品,同时也被用作日用化学品当中的增甜剂和定香剂,以及化妆品的赋香剂;乙基香兰素易溶于极性有机溶剂,微溶于水及烷烃。其分子式C9H10O3,化学结构式如下所示。
目前市场上现售的乙基香兰素产品如图1所示,产品形貌呈薄片状,产品粒度小,仅约50μm;表征产品流动性的休止角大于60°,流动性极差,产品堆密度低,导致产品市场竞争力弱;此外由于市售乙基香兰素晶体呈薄片状晶习,在工业生产的离心干燥过程中极易发生破碎从而形成微粉,导致产品粒度进一步降低,并在干燥,包装及储运过程中出现粉尘环境。而改善乙基香兰素晶体形貌不仅可以有效提高产品堆密度和流动性,还能避免干燥、过滤和储存中的挤压破碎现象,同时利于制备出大粒度晶体产品,从而便于产品的贮存及运输过程。因此,开发一种能制备出晶体形态好,粒度大,流动性佳,堆密度高的乙基香兰素产品的结晶方法,对提高乙基香兰素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针对乙基香兰素产品的晶体形貌及粒度调控专利近乎空白,专利CN109534978A报道了一种通过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改善乙基香兰素晶习的结晶方法,该方法通过向乙基香兰素醇水溶液中加入高分子添加剂聚乙烯吡咯烷酮,将乙基香兰素晶习从薄片状调控至了厚片状,所得产品如图2所示,同时产品主粒度为275~508μm,振实密度为0.31~0.47g/mL,休止角为37~47°,但是该方法需要额外加入添加剂,可能会对产品的下游实际使用造成影响。因此,找到一种相对更为简单,同时可以得到良好晶体形貌及大粒度的乙基香兰素的重结晶精制工艺则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为解决目前乙基香兰素产品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大粒度乙基香兰素的结晶方法,该方法制备的乙基香兰素如图3所示,晶习呈厚实梭型形状,晶体无色透明;较市售薄片状晶习,该形貌的晶体相对更难以破碎;产品粒度可达710μm,产品的堆密度可以达到0.52g/mL;产品流动性好,休止角小于39°;同时所得乙基香兰素非常易于过滤干燥,大幅提高了产品市场竞争力。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制备大粒度乙基香兰素的结晶方法,将乙基香兰素及有机溶剂加入结晶器内,搅拌加热至40~70℃,使固体全部溶解,然后开始降温,在20~35℃加入乙基香兰素晶种,随后恒温养晶5~60分钟,再继续降温,降至5~15℃后,恒温熟化晶体5~60分钟,随后过滤晶浆并将产品干燥,得到乙基香兰素晶体产品。
所述的有机溶剂选自乙酸甲酯、乙酸乙酯、乙酸异丙酯、乙酸异丁酯、甲酸、乙酸、丙酸或乳酸中的一种。
所述的乙基香兰素和有机溶剂的质量比为1:1~5。
所述的乙基香兰素晶种加入量为初始乙基香兰素质量的0.0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9071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