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鉴定茶枝柑的InDel分子标记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79936.9 | 申请日: | 2021-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554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发明(设计)人: | 徐娟;刘园;张海朋;李莉;蒋友武;张红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6895 | 分类号: | C12Q1/6895;C12Q1/6858;C12N15/11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嘉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1 | 代理人: | 徐绍新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鉴定 茶枝柑 indel 分子 标记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鉴定茶枝柑的InDel分子标记,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还公开了用于扩增所述InDel分子标记的引物,包括正向引物和反向引物,核苷酸序列分别如SEQ ID NO:2和SEQ ID NO:3所示。本发明提供的分子标记为鉴别广陈皮与陈皮提供了有效的分子工具,利用本发明可以简便高效地鉴定广陈皮与陈皮,整顿行业乱象,对陈皮产业的规范和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分子生物学领域,涉及一种用于鉴定茶枝柑的InDel分子标记,本发明还涉及该分子标记的引物以及一种鉴定茶枝柑的方法。
背景技术
陈皮为芸香科植物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具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疏肝利胆等多种功效[1]。在《中国药典》中已明确注明由广东新会地区广泛种植的茶枝柑(C.reticulata‘Chachi’)制成的为广陈皮,而由其他品种如大红袍(C.reticulata‘Dahongpao’)、温州蜜柑(C.reticulata‘Unshiu’)、福橘(C.reticulata‘Tangerina’)等制成的为陈皮[2]。目前普遍认为广陈皮具有比普通陈皮品质更好[3]。
广陈皮作为广东省十大道地药材之一,应用范围广泛,且药食同源,具有优良的食用价值。作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新会广陈皮为当地创造和带动了极大的产业发展和经济创收。然而由于广陈皮与普通陈皮具有相似的外观特征,且在炮制后无法经肉眼进行区分,导致以次充好现象,严重扰乱市场秩序,但目前尚无辨别广陈皮真伪的标准,故亟需开发一种简单有效的技术手段。
分子标记技术如SCoT、SSR、ISSR等已应用于柑橘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评价和遗传图谱构建等工作[4,5,6],但针对茶枝柑及广陈皮的分子标记数量有限,尚无相关报道用于区分广陈皮与普通陈皮的InDel分子标记,且目前已知的其他分子标记,如SCoT分子标记[4]和ISSR分子标记[7]等,PCR扩增结果均会出现多态性条带,其区分结果不如InDel分子标记简单明晰。
参考文献:
[1]刘玉芳,温志佳,邹婉霞,等.南药广陈皮道地性研究进展[J].中药材,2019,(08):249-253.
[2]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M].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
[3]Duan L,Guo L,Dou L L,et al.Discrimination of Citrus reticulataBlanco and Citrus reticulata'Chachi'by gas chromatograph-mass spectrometrybased metabolomics approach[J].Food Chemistry,2016,212(dec.1):123-127.
[4]席秀利,黄海波,楼步青,等.SCoT分子标记对茶枝柑及近缘种遗传多态性分析[J].中草药,2018,(10):2426-2431.
[5]李映志.宽皮柑橘(Citrus reticulate Blanco)的遗传多样性及系统发育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6.
[6]席秀利.茶枝柑及近缘种的分子鉴别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7.
[7]邓锋,林向华,梁蔚阳.利用ISSR分子法标记鉴别新会茶枝柑[J].广东药学院学报,2012,28(004):396-399.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鉴定茶枝柑的InDel分子标记,该标记可用于区分广陈皮和陈皮,与其它标记相比,InDel标记具有简单明晰等优点。本发明还提供用于扩增该标记的引物以及鉴定茶枝柑的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农业大学,未经华中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7993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