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光电磁探测的无人驾驶车辆异常泊车行为识别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79152.6 | 申请日: | 2021-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894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高伟涛;梁志剑;王晨斌;陈昌鑫;郭文超;冯娜;马铁华;任一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V11/00 | 分类号: | G01V11/00;G06K9/00;G06K9/62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4101 | 代理人: | 申艳玲 |
地址: | 030051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电磁 探测 无人驾驶 车辆 异常 泊车 行为 识别 方法 | ||
1.一种基于光电磁探测的无人驾驶车辆异常泊车行为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图像探测模块、光电探测模块、电涡流探测模块、固定缓冲模块和处理器:
图像探测模块位于探测装置顶部,包括摄像机、摄像机双目镜头、相机托盘、相机支架、相机供电接口、相机控制器、相机透光罩、顶盖;相机支架位于图像探测模块内部底盘中心位置,上部支撑相机托盘,使用螺栓固定,通过电线连接至相机控制器和相机供电接口;摄像机固定于相机托盘中部,使用螺栓固定,通过电线连接至相机控制器和相机供电接口;摄像机双目镜头位于摄像机前端,横向排布,使用卡槽连接至摄像机;相机控制器位于相机托盘后方右侧,使用电线与相机供电接口和处理器连接;相机供电接口位于相机托盘后方左侧,使用电线与处理器连接;相机透光罩环绕摄像机、摄像机双目镜头、相机托盘、相机支架、相机供电接口及相机控制器,使用螺栓分别与顶部的顶盖及下部的光电透光罩连接;
光电探测模块位于图像探测模块下方,包括光电传感阵列、光电供电接口、光电控制器、光电透光罩;光电传感阵列位于光电探测模块内部中心位置,阵列使用螺栓固定于光电探测模块内部底盘,通过电线连接至光电控制器和光电供电接口;光电控制器位于光电传感阵列后方,使用电线与光电供电接口和处理器连接;光电供电接口位于光电控制器后侧,使用电线与处理器连接;光电透光罩环绕光电传感阵列、光电供电接口、光电控制器,使用螺栓分别与上方的相机透光罩及下方的电涡流壳体连接;
电涡流探测模块位于光电探测模块下方,包括电涡流线圈、线圈支撑柱、线圈支撑管、线圈卡槽、电涡流控制器、电涡流供电接口、电涡流壳体;电涡流线圈位于电涡流探测模块内部中心位置,通过线圈卡槽固定于电涡流探测模块内部底盘,电涡流线圈底部两侧由线圈支撑管支撑以防止电涡流线圈滚动,电涡流线圈侧面由线圈支撑柱支撑以保持电涡流线圈直立;电涡流线圈通过电线连接至电涡流控制器和电涡流供电接口;电涡流控制器位于电涡流线圈右侧,使用电线与电涡流供电接口和处理器连接;电涡流供电接口位于电涡流线圈左侧,使用电线与处理器连接;电涡流壳体环绕电涡流线圈、线圈支撑柱、线圈支撑管、线圈卡槽、电涡流控制器、电涡流供电接口,使用螺栓分别与上部光电透光罩及下部支撑壳体连接;
固定缓冲模块位于电涡流探测模块下方,包括缓冲气囊、气囊开口、支撑壳体;气囊开口位于支撑壳体侧表面上侧,距离支撑壳体底部不少于50cm;缓冲气囊使用螺栓固定于处理器上方,通过电线连接至处理器,通过气囊开口释放;处理器位于探测系统底部,通过螺栓固定于支撑壳体底盘中心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光电磁探测的无人驾驶车辆异常泊车行为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传感阵列的传感器总数不少于60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光电磁探测的无人驾驶车辆异常泊车行为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涡流线圈的匝数不少于5000匝。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光电磁探测的无人驾驶车辆异常泊车行为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相机透光罩和光电透光罩,经多层树脂材料压制合成,每一层都具有不同的功效,最中间一层加入偏光膜作为偏光层,能过滤掉杂散的反射光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光电磁探测的无人驾驶车辆异常泊车行为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壳体采用金属钢杆热镀锌材料;露出地面高度2~3米,埋入地下0.5~1米,每个车位安装一个装置,监控该车位泊车情况。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光电磁探测的无人驾驶车辆异常泊车行为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缓冲气囊由防裂性能好的聚酞胺织物制成,气囊材料经过硫化处理,能减少缓冲气囊充气膨胀时的冲击力;为使气体密封,缓冲气囊里面涂有密封涂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北大学,未经中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7915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