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投着陆缓冲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09323.8 | 申请日: | 2021-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971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钟俊杰;王宏;贺五一;刘胜祥;杨佳琳;张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华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D1/14 | 分类号: | B64D1/14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标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8 | 代理人: | 徐邵华 |
地址: | 410200 湖南省长沙***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投 着陆 缓冲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投着陆缓冲装置,包括带有气孔的气囊和设置在气囊内可折叠的骨架,所述骨架设置在气囊的内壁上;气囊在下落过程中自动充气展开后,骨架被打开并在气囊的上表面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支撑面。本发明具有气囊缓冲和高强度材料缓冲的双重作用,可以大大提高缓冲效果,可以更好地保护物资在空投过程中不受损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轻型物资的机载空投领域,特别是一种空投着陆缓冲装置。
背景技术
在抢险救灾、搜救失踪被困人员以及战场补给时,由于从地面无法接近,需要从空中投送物资,在这种情况下,常常需要紧急投放市场上直接购买带有包装的矿泉水、食用油、干粮等食用物资或急救包、血包、器械等医疗物资,这些物资大都属于小件轻型物资,可实现低空空投。在空投大量轻型物资时,常采用无伞空投系统从50-200m的高度进行空投,且常用的无伞空投系统有两类:一类是不带空中减速装置的系统,另一类是带空中减速装置的系统。不带空中减速装置的系统主要依靠空投容器的结构件和附着的缓冲材料吸收着陆冲击的能量,这类系统存在物资的下降速度快,着陆冲击大,容易造成物资的破损的问题,使用范围受限。带空中减速装置的系统在空投容器上带有小型的风罩、减速伞等装置,能够在下降过程中减速,结合附带的缓冲装置,减轻着陆冲击,这类系统降落速度较慢,有利于减轻对物资的损害和对地面人员的伤害。从上述可知:无论哪一种无伞空投系统,均需配有着陆缓冲装置。现有的空投着陆缓冲装置大都采用气泡垫、气囊等单纯依靠气体进行缓冲的器件,缓冲力度有限,进而对物资的保护作用有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空投着陆缓冲装置,它具有气囊缓冲和高强度材料缓冲的双重作用,可以大大提高缓冲效果,可以更好地保护物资在空投过程中不受损坏。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空投着陆缓冲装置,包括带有气孔的气囊和设置在气囊内可折叠的骨架,所述骨架设置在气囊的内壁上;气囊在下落过程中自动充气展开后,骨架被打开并在气囊的上表面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支撑面。
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骨架折叠后呈一定的规整结构。
进一步,所述骨架处于折叠状态时,骨架呈“一”字型平面结构紧贴气囊上表面内侧设置;所述骨架在下落过程中受重力作用,骨架的一部分结构在气囊的上表面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支撑面,其余部分用于为支撑面提供强度支撑。
进一步,所述骨架为开口向下的“U”型结构,“U”型结构的左、右两部分对称设置在中间部分的两侧,“U”型结构的左、右两部分分别与中间部分进行可旋转连接。
进一步,所述骨架为钢架结构,钢架结构由线型钢组成水平面结构,平面结构两侧分别由线型钢组成竖直结构。
进一步,所述气囊由纤维织物、塑料制品或其他具有一定强度和密闭性的材料加工制作而成。
进一步,所述气囊完全展开后为方形结构,骨架的上部与气囊的上表面边缘连接,骨架与气囊上表面的中部不接触。
进一步,所述气孔设置在气囊的下表面和/或侧面上。
进一步,所述气囊在未投放时为未充气状态,并可与骨架一起折叠呈“一”字型平面结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在气囊内可折叠的骨架,不仅可以可通过气囊的缓冲作用进行减速,还可通过骨架的支撑作用使气囊的上表面可以利用自身材料的强度进行缓冲,实现二次减速,使整个空投着陆缓冲装置具有双重减速过程,可以大大提高缓冲效果,可以更好地保护物资在空投过程中不受损坏;
(2)本发明中的骨架可以折叠收放在气囊内,在未空投时,不会因为骨架的存在而过多的扩大气囊的体积,而且由于骨架的存在,还利于气囊的堆叠存放,使整个空投着陆缓冲装置在存放时不易发生散落现象;
(3)本发明中空投着陆缓冲装置的结构较简单,成本较低,使用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华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南华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0932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