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深紫外发光二极管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56123.0 | 申请日: | 2021-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809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9 |
发明(设计)人: | 郑锦坚;毕京锋;高默然;范伟宏;曾家明;张成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士兰明镓化合物半导体有限公司;杭州士兰明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04 | 分类号: | H01L33/04;H01L33/06;H01L33/12;H01L3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95 | 代理人: | 刘畅 |
地址: | 361012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深紫 发光二极管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深紫外发光二极管及其制造方法,包括自下向上的衬底、模板层、应力控制层、n型半导体层、量子阱层和p型半导体层,所述应力控制层为AlaGa1‑aN/AlbGa1‑bN超晶格层和AlcGa1‑cN非超晶格层中的一层或两层,所述AlaGa1‑aN/AlbGa1‑bN超晶格层包括周期性交替堆叠的AlaGa1‑aN层和AlbGa1‑bN层,所述AlcGa1‑cN非超晶格层包括Al组分呈梯度排列的至少两层结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使得模板层与n型半导体层之间的晶格失配与热失配能够得到缓解,应力能够得到逐渐释放,进而使得表面裂纹得到改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深紫外发光二极管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深紫外氮化物半导体发光元件,其波长范围为200nm~300nm,由于发出的深紫外光可打断病毒和细菌的DNA或RNA,直接杀死病毒和细菌,广泛应用于空气净化、自来水杀菌、家用空调杀菌、汽车空调杀菌等杀菌消毒领域。深紫外氮化物半导体发光元件一般使用AlGaN基材料在蓝宝石衬底上外延生长;由于AlGaN与蓝宝石间存在较大的晶格失配和热失配,外延生长AlGaN基材料时受蓝宝石衬底失配应力作用,AlGaN基材料产生较多的位错、缺陷和裂纹等问题。
其中,高Al组分的深紫外氮化物半导体发光元件中,衬底上依次形成 AlN层和n型AlGaN层,不仅存在AlN层与衬底间晶格失配和热失配较大,表面容易出现粗糙、未长平和裂纹的问题,并且,AlN层与n型AlGaN层之间亦存在晶格失配与热失配,容易产生裂纹的问题。AlN层与衬底之间的裂纹普遍采用缓冲层技术释放衬底与AlN层间的应力,以提升AlN层的晶体质量,减少位错密度;但对于AlN层与n型AlGaN层之间的晶格失配与热失配而导致的裂纹问题(例如当n型AlGaN的厚度大于2μm时或Al 组分偏低时,容易产生裂纹),目前还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案。
因此,提供一种深紫外发光二极管及其制造方法,以解决AlN层与n 型AlGaN层之间的晶格失配与热失配而导致的裂纹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深紫外发光二极管及其制造方法,使得模板层与n型半导体层之间的晶格失配与热失配能够得到缓解,应力能够得到逐渐释放,进而使得表面裂纹得到改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深紫外发光二极管,包括自下向上的衬底、模板层、应力控制层、n型半导体层、量子阱层和p型半导体层,所述应力控制层为AlaGa1-aN/AlbGa1-bN超晶格层和AlcGa1-cN非超晶格层中的一层或两层,所述AlaGa1-aN/AlbGa1-bN超晶格层包括周期性交替堆叠的AlaGa1-aN层和AlbGa1-bN层,所述AlcGa1-cN非超晶格层包括Al 组分呈梯度排列的至少两层结构。
可选地,所述模板层为AlN层。
可选地,所述n型半导体层为n型AlxGa1-xN层,0.4≤x0.8。
可选地,所述应力控制层为所述AlaGa1-aN/AlbGa1-bN超晶格层, x0.8b0.9a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士兰明镓化合物半导体有限公司;杭州士兰明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士兰明镓化合物半导体有限公司;杭州士兰明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561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