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移动底盘及移动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43553.9 | 申请日: | 2021-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710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发明(设计)人: | 吴凤岐;陈少南;邓志燕;李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55/065 | 分类号: | B62D55/065;B62D55/084;B60S9/12 |
代理公司: | 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樊涛 |
地址: | 518048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底盘 车辆 | ||
1.一种移动底盘,其特征在于,包括变形轮(10)、底盘框架(20)以及液压支腿(40);
所述变形轮(10)与所述底盘框架(20)连接;所述变形轮(10)具有第一运动结构和第二运动结构,在处于第一运动结构时,所述变形轮(10)呈圆形状态;在处于第二运动结构时,所述变形轮(10)呈多边形状态;
所述液压支腿(40)安装于所述底盘框架(20)上,所述液压支腿(40)可用于支撑所述底盘框架(20),以使得所述变形轮(10)与地面脱离接触;
所述变形轮(10)包括驱动机构、传动机构以及轮体机构;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间隔设置的三角轮驱动件(110)和圆轮驱动件(120);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传动轴(210)和第一传动组件,所述传动轴(210)与所述三角轮驱动件(110)连接,所述第一传动组件与所述传动轴(210)连接;所述轮体机构包括连接于所述圆轮驱动件(120)的三角板(310)、安装于所述三角板(310)的伸缩驱动件(320)和连接于所述三角板(310)的履带(330),且所述履带(330)与所述第一传动组件连接;
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与所述第一传动组件间隔布置的第二传动组件,所述第二传动组件包括连接于所述圆轮驱动件(120)的第一主动齿圈(231)以及与所述第一主动齿圈(231)啮合传动的第一从动齿圈(232),所述第一从动齿圈(232)与所述三角板(310)连接;
所述第一从动齿圈(232)上安装有连接杆,所述履带(330)处于圆形状态时,所述第一从动齿圈(232)能够通过所述连接杆与所述传动轴(210)连接,带动所述传动轴(210)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支腿(40)包括支腿本体(401)和支腿伸缩油缸(402),所述支腿伸缩油缸(402)安装于所述支腿本体(401)上,所述支腿伸缩油缸(402)的行程杆与所述底盘框架(20)可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腿本体(401)靠近所述支腿伸缩油缸(402)的行程杆的部位与所述底盘框架(20)铰接,所述支腿伸缩油缸(402)驱动所述支腿本体(401)相对所述底盘框架(20)转动,所述底盘框架(20)上与所述支腿本体(401)之间设有用于阻挡所述支腿本体(401)转动的限位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腿本体(401)上靠近所述底盘框架(20)的一端设有限位缺口,所述限位缺口形成所述限位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缺口包括第一缺口(501)和第二缺口(502);当所述支腿伸缩油缸(402)驱动所述支腿本体(401)朝向所述底盘框架(20)的下方转动至极限位时,所述第一缺口(501)与所述底盘框架(20)抵接;当所述支腿伸缩油缸(402)驱动所述支腿本体(401)朝向所述底盘框架(20)的上方转动至极限位时,所述第二缺口(502)与所述底盘框架(20)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腿本体(401)上远离所述底盘框架(20)的一端设有防滑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底盘还包括回转平台(30),所述回转平台(30)设置在所述底盘框架(20)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底盘,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变形轮(10)处于第一运动结构时,所述履带(330)呈圆形状态,所述圆轮驱动件(120)工作,所述圆轮驱动件(120)通过所述三角板(310)带动所述履带(330)同步转动,所述履带(330)通过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带动所述传动轴(210)同步转动;
在所述变形轮(10)处于第二运动结构时,所述履带(330)呈三角形状态,所述伸缩驱动件(320)将所述履带(330)顶起,所述三角轮驱动件(110)工作,所述三角轮驱动件(110)通过所述传动轴(210)带动所述第一传动组件转动,所述第一传动组件与所述履带(330)啮合传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4355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热裂解温度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集成电路管壳级真空封装性能测试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