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氮化硅阻挡层的SGT器件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77496.1 | 申请日: | 2021-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241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发明(设计)人: | 李泽宏;莫家宁;王彤阳;叶俊;肖璇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无锡华润华晶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9/423 | 分类号: | H01L29/423;H01L29/78;H01L21/336 |
代理公司: | 成都点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2 | 代理人: | 敖欢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氮化 阻挡 sgt 器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具有氮化硅阻挡层的SGT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下至上依次层叠设置的金属化漏极(1)、N+衬底(2)、N-漂移区(3)和金属化源极(11);
所述N-漂移区(3)中具有沟槽栅结构、P型掺杂区(4)、P+重掺杂区(6)和N+重掺杂区(5);
所述沟槽栅结构包括氧化层(8)、位于氧化层(8)内部的控制栅电极(7)及氮化硅阻挡层(9)和屏蔽栅电极(10),氮化硅阻挡层(9)和屏蔽栅电极(10)位于控制栅电极(7)下方,控制栅电极(7)和屏蔽栅电极(10)不接触,氮化硅阻挡层(9)为U形,氮化硅阻挡层(9)位于屏蔽栅电极(10)左右两侧和底部的氧化层(8)中;
P型掺杂区(4)位于所述沟槽栅结构两侧的N-漂移区(3)的顶层,P+重掺杂区(6)和N+重掺杂区(5)并排位于所述P型掺杂区(4)的顶层,所述P型掺杂区(4)、N+重掺杂区(5)靠近控制栅电极(7)的侧面都与所述氧化层(8)接触;P型掺杂区(4)的垂直深度不超过控制栅电极(7)的深度;P+重掺杂区(6)和N+重掺杂区(5)的上表面都和金属化源极(11)接触,金属化源极(11)和控制栅电极(7)通过所述氧化层(8)相隔离;屏蔽栅电极(10)和金属化源极(11)短接;
当器件正向导通时,控制栅电极(7)接正电位,金属化漏极(1)接正电位,金属化源极(11)接零电位;当器件反向阻断时,控制栅电极(7)和金属化源极(11)短接且接零电位,金属化漏极(1)接正电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氮化硅阻挡层的SGT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层(8)为二氧化硅,或者为二氧化硅和氮化硅的复合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氮化硅阻挡层的SGT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栅电极(7)和屏蔽栅电极(10)为多晶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氮化硅阻挡层的SGT器件,其特征在于:器件所使用的半导体材料为体硅、或碳化硅、或砷化镓或锗硅。
5.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具有氮化硅阻挡层的SGT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单晶硅准备及外延生长:采用重掺杂单晶硅N+衬底(2),晶向为100,采用气相外延方法生长N-漂移区(3);
(2)刻槽:淀积硬掩膜作为后续挖槽的阻挡层,利用光刻板进行槽刻蚀,刻蚀出槽栅区;
(3)二氧化硅的填充:去掉硬掩膜,在槽内生长氧化层(8);
(4)氮化硅的淀积:采用淀积工艺,在氧化层(8)上形成氮化硅阻挡层(9);
(5)二氧化硅的淀积:采用淀积工艺,在氮化硅阻挡层(9)上形成氧化层(8);
(6)多晶硅的淀积与刻蚀:淀积屏蔽栅电极(10);利用光刻板刻掉氧化层(8)、氮化硅阻挡层(9)和屏蔽栅电极(10)的上半部分;
(7)二氧化硅的淀积:采用淀积工艺,在槽栅底部形成氧化层(8);
(8)热氧化层生长:对槽栅区进行氧化层热生长,形成侧壁栅氧化层(8);
(9)多晶硅的淀积与刻蚀:淀积控制栅电极(7),多晶硅的厚度要保证能够填满槽型区域;利用光刻板对控制栅电极(7)刻蚀,并在控制栅电极(7)上方淀积二氧化硅,刻蚀表面二氧化硅;
(10)离子注入:P型掺杂区(4)硼注入,P型掺杂区(4)的垂直深度不超过控制栅电极(7)的深度;
(11)离子注入:N型重掺杂区砷注入,形成N+重掺杂区(5);P型重掺杂区硼注入,形成P+重掺杂区(6);
(12)金属化:正面金属化,金属刻蚀,背面金属化,钝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无锡华润华晶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电子科技大学;无锡华润华晶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7749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