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合成烷基胺衍生物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97689.6 | 申请日: | 2021-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053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发明(设计)人: | 石航;燕小标;李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湖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C311/16 | 分类号: | C07C311/16;C07C311/17;C07C311/19;C07C303/40;C07D295/135;C07C311/18;C07D307/52;C07D333/20;C07D209/14;C07D209/48;C07D205/04;C07D211/28;C07D209/08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贾玉霞 |
地址: | 310024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成 烷基 衍生物 方法 | ||
1.一种合成烷基胺衍生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氮气或氩气氛围中,将原料1、原料2、金属催化剂、配体和碱混合均匀,然后加入溶剂,在80~120℃下搅拌使其反应完全,冷却至室温,浓缩,分离得到烷基胺衍生物;
其中,原料1为苄胺衍生物或烷基胺类衍生物,其结构式为
R1基团为芳基或烷基,R2基团为对甲基苯磺酰基或均三甲基苯磺酰基或甲基磺酰基;
原料2的结构式为:,R3基团选自芳基、烷基或硅基中的任意一种;
当原料2中的R3基团为芳基时,烷基胺衍生物的结构式为:
;
当原料2中的R3基团为烷基或硅基时,烷基胺衍生物的结构式为:
和;
所述的金属催化剂为Ni(cod)2或NiBr2·dme,所述的配体为三环己基膦,所述的碱为叔丁醇钾,所述溶剂为非极性溶剂或醚类溶剂;
合成烷基胺衍生物时还需要向反应体系中加入包括芳基硼酸在内的添加剂,从而提高反应收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烷基胺衍生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剂还包括特戊醛,以保证反应顺利、高效的进行或提高反应的收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烷基胺衍生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制备手性烷基胺时,所选用的配体为手性单膦配体,结构式如下:
。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烷基胺衍生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选自甲苯、正己烷、1,4-二氧六环或四氢呋喃任意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烷基胺衍生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1和原料2的配比为:摩尔比位于1:3到3:1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湖大学,未经西湖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9768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