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碳化硅欧姆接触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88444.7 | 申请日: | 2021-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2067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8 |
发明(设计)人: | 薛梦谦;许恒宇;万彩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L21/28 | 分类号: | H01L21/28;H01L29/45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6 | 代理人: | 程虹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碳化硅 欧姆 接触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化硅欧姆接触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半导体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碳化硅欧姆接触的金属或者合金层存在可重复性差、抗氧化能力弱、表面质量差等问题。本发明的方法在碳化硅衬底上形成碳化硅掺杂层;在碳化硅掺杂层表面通过磁控溅射或蒸发的方式依次沉积镍层、铝层和钛层,得到待处理碳化硅欧姆接触;对待处理碳化硅欧姆接触依次进行阶梯式的两次退火处理,得到碳化硅欧姆接触。本发明的碳化硅欧姆接触及其制备方法可用于碳化硅器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碳化硅欧姆接触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半导体器件与外部电路的信息传递过程中,SiC欧姆接触作为信号转换桥梁,直接决定了器件的功率耗散和开关速度。
由于碳化硅的化学物理稳定性较高,在欧姆接触的形成过程中,通常需要进行高温退火工艺。但是,高温退火会导致接触材料和氧化层发生反应,影响MOSFET的性能和可靠性。
目前,碳化硅欧姆接触的金属或者合金层存在可重复性差、抗氧化能力弱、硬度低、表面质量差等问题,导致其在空气中容易被氧化,容易被机械损伤,使得欧姆接触电极可靠性降低,严重限制其应用环境和范围,进而令碳化硅器件的应用范围与可靠性受到诸多影响与限制。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的分析,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碳化硅欧姆接触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碳化硅欧姆接触的金属或者合金层存在可重复性差、抗氧化能力弱、表面质量差等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碳化硅欧姆接触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提供一碳化硅衬底;
步骤2:在碳化硅衬底上形成碳化硅掺杂层,得到碳化硅外延片;
步骤3:在碳化硅掺杂层表面通过磁控溅射或蒸发的方式依次沉积镍层、铝层和钛层,镍层、铝层和钛层作为制备金属接触层的原料,得到待处理碳化硅欧姆接触;
步骤4:对待处理碳化硅欧姆接触依次进行阶梯式的两次退火处理,得到碳化硅欧姆接触。
进一步地,上述步骤2中,镍层的沉积速度为8~12nm/min(例如,8nm/min、9nm/min、11nm/min、12nm/min等),铝层的沉积速度为8~12nm/min(例如,8nm/min、9nm/min、11nm/min、12nm/min等),钛层的沉积速度为2.5~3.0nm/min(例如,2.5nm/min、2.7nm/min、2.85nm/min、3.0nm/min等),磁控溅射腔体中真空度5E-6Torr。
进一步地,镍层厚度为20~40nm(例如,20nm、26nm、31nm、35nm、38nm、40nm等),铝层厚度为90~110nm(例如,90nm、96nm、98nm、105nm、110nm等),钛层厚度为100~110nm(例如,100nm、102nm、105nm、108nm、110nm等)。
进一步地,碳化硅掺杂层的厚度为0.8~1.2μm(例如,0.8μm、0.9μm、1.0μm、1.1μm、1.2μm等)。
进一步地,上述步骤4中,阶梯式的两次退火处理包括如下步骤:
在氮气或氩气气氛下,将待处理碳化硅欧姆接触以20~30℃/s的升温速率从室温升至400~500℃(例如,400℃、415℃、440℃、466℃、482℃、500℃等),保温7~11s(例如,7s、9s、10s、11s等),进行第一次退火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8844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1-00 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半导体或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
H01L21-02 .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4 .非专门适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组的单个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导体器件之外的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的测试或测量
H01L21-67 .专门适用于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的装置;专门适合于在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晶片的装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固态组件或集成电路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集成电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