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厢及轨道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38137.8 | 申请日: | 2021-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491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7 |
发明(设计)人: | 耿庆厚;张丽;李凯莹;崔玉萌;岳成林;陈保霖;赵志航;李小刚;乔世光;王永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17/14 | 分类号: | B61D17/14;B61D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新知远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7 | 代理人: | 马军芳;张艳 |
地址: | 063035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厢 轨道 车辆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车厢及轨道车辆,其中,车厢包括:车体和风道;所述车体内形成有车厢内部空间;车体顶部的端部向下凹陷形成用于容纳空调机组的车顶凹陷空间,所述风道具有进风口用于与所述空调机组的空调送风口对接连通;所述风道包括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所述第一风道沿车体长度方向延伸,车顶凹陷空间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风道;所述第一风道的底部设有第一送风口,通过第一送风口向车厢内部空间送风;第二风道沿车体长度方向延伸,设置在车体顶部的中部;所述第二风道的底部设有第二送风口,通过第二送风口向车厢内部空间送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降低车厢的垂向高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轨道车辆车厢结构,尤其涉及一种车厢及轨道车辆。
背景技术
轨道车辆是连结各城市的重要交通纽带,也逐渐成为城市内的主要交通工具,轨道车辆还是实现货物运输的主要载体。轨道车辆由多节车厢串接而成,每节车厢的车顶上方设置有空调机组,车厢的底架下方设置有走行系统,空调机组顶端与走行系统底端之间的距离为车厢的高度。当车厢高度较高时,一方面由于重心抬高会导致稳定性下降等问题;另一方面需要建造较大截面的隧道,使得工程造价较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缺陷之一,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车厢及轨道车辆。
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车厢,包括:车体和风道;
所述车体内形成有车厢内部空间;车体顶部的端部向下凹陷形成用于容纳空调机组的车顶凹陷空间,所述风道具有进风口用于与所述空调机组的空调送风口对接连通;
所述风道包括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所述第一风道沿车体长度方向延伸,车顶凹陷空间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风道;所述第一风道的底部设有第一送风口,通过第一送风口向车厢内部空间送风;
第二风道沿车体长度方向延伸,设置在车体顶部的中部;所述第二风道的底部设有第二送风口,通过第二送风口向车厢内部空间送风。
本申请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轨道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车厢。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车体顶部的端部向下凹陷形成用于容纳空调机组的车顶凹陷空间,将空调机组安装在车顶凹陷空间内,能够降低车厢的垂向高度,有利于车厢适应较小高度的隧道,降低隧道施工的复杂度;另外,风道具有进风口用于与空调机组的空调送风口对接连通,空调机组通过进风口向风道送风;风道包括沿车体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车顶凹陷空间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风道,第一风道的底部设有第一送风口,通过第一送风口向车厢内部空间送风;第二风道设置在车顶的中部,其底部设有第二送风口,通过第二送风口向车厢内部空间送风;配合上述空调机组的安装,实现了向车厢内部空间各处送风,使车厢内部空间各处温度保持均匀,提高舒适度。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区域的放大视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厢中车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区域的放大视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厢中风道的俯视图;
图6为图5中C区域的放大视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厢中风道的仰视图;
图8为图7中D区域的放大视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厢顶部设置阶梯断面的视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分配风道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未经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3813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厢、磁悬浮车辆及磁悬浮交通系统
- 下一篇:改进的深沟球轴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