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导电神经导管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07743.3 | 申请日: | 2021-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575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徐海星;余意;许沛虎;许润天;吕忆菲;赵凯杰;文景;杨海霞;何怡;张晋源;李政;辛洋;林跃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L27/22 | 分类号: | A61L27/22;A61L27/44;A61L27/54;A61L27/56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嘉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1 | 代理人: | 徐绍新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电 神经 导管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导电神经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载药纤维海绵和中空的载药神经导管,其中:
所述载药纤维海绵由丝素蛋白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组成,所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均匀分散于丝素蛋白中,所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占丝素蛋白重量的0.005-0.05‰;
所述载药神经导管由丝素蛋白和含有氧化石墨烯与天麻素的脂质体组成,所述脂质体均匀分散于丝素蛋白中,所述脂质体占丝素蛋白重量的3-15%,所述脂质体中,氧化石墨烯与天麻素的重量比为1-3:1;
所述载药纤维海绵填充于所述载药神经导管的空腔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神经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药纤维海绵中,所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占丝素蛋白重量的0.0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神经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药神经导管中,所述脂质体占丝素蛋白重量的1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神经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脂质体中,氧化石墨烯与所述天麻素的重量比为1:1。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神经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药神经导管的内径为2-3.5mm,外径为2.5-4.5mm。
6.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导电神经导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脂质体的制备
将氧化石墨烯、天麻素与卵磷脂用乙醇超声溶解,然后逐滴加入到60℃PBS缓冲液中,滴加完成后旋转蒸发,用PBS冲洗后离心,将沉淀真空冷冻干燥,制成含有氧化石墨烯与天麻素的脂质体;
2)载药神经导管的制备
将丝素蛋白和步骤1)所得的脂质体粉末溶于六氟异丙醇中,作为纺丝液,使用静电纺丝法制备载药神经导管;
3)载药纤维海绵的制备
将丝素蛋白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溶于水中,液氮冷冻后进行真空干燥,制成载药纤维海绵;
4)导电神经导管的制备
将步骤3)所得的载药纤维海绵裁剪后填充于步骤2)所得的载药神经导管中,即得到双载药导电神经导管。
7.如权利要求6所述导电神经导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卵磷脂与氧化石墨烯的重量比为10-40:1。
8.如权利要求6所述导电神经导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旋转蒸发的温度为40-50℃。
9.如权利要求6所述导电神经导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静电纺丝法的参数为:纺丝液的流出速度为0.1-0.3mm/min,针管与接收板之间的电压为8-25kV ,接收距离为6-15cm,环境温度为20-25℃,相对湿度为25-40%。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导电神经导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真空干燥的温度为35-45℃,时间20-30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0774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