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89672.9 | 申请日: | 2021-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012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3 |
发明(设计)人: | 小坂典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株式会社斯巴鲁 |
主分类号: | B62D25/08 | 分类号: | B62D25/08;B60J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5 | 代理人: | 苏萌萌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具备:车身,其在后部处具有开口;后尾门,其将开口堵塞;铰链,其将后尾门以能够摆动的方式而相对于车身进行连接。车身具有:骨架部,其沿着开口的上边缘而在车辆的左右方向上延伸;后端板,其位于骨架部与开口的上边缘之间。后端板包括铰链安装部和中间部,所述铰链安装部上被安装有铰链,所述中间部位于铰链安装部与骨架部之间,并且在车辆的上下方向上位于与铰链安装部相比靠下方处。针对于作用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的碰撞载荷,后端板的中间部处的弯曲耐力小于骨架部的弯曲耐力。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所公开的技术涉及一种车辆。
背景技术
在日本特开2011-5912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车辆。车辆具备:车身,其在后部处具有开口;后尾门,其将开口堵塞;铰链,其将后尾门以能够摆动的方式而相对于车身进行连接。车身具有骨架部和铰链安装部,所述骨架部沿着该开口的上边缘而在车辆的左右方向上延伸,所述铰链安装部上安装有铰链。车身的骨架部位于铰链安装部与车身的开口的上边缘之间。
发明内容
在上述的车辆中,车身的骨架部位于与铰链安装部相比靠后方处。因此,在车辆发生了后面碰撞时,来自车辆后方的碰撞载荷易于从后尾门经由铰链安装部而被传递至车身,从而有可能使车身大幅度地变形。本说明书提供一种在具备后尾门的车辆中可以抑制后面碰撞中的车身的变形的技术。
本说明书公开一种车辆。车辆具备:车身,其在后部处具有开口;后尾门,其将所述开口堵塞,铰链,其将所述后尾门以能够摆动的方式而相对于所述车身进行连接。车身具有:骨架部,其沿着开口的上边缘而在车辆的左右方向上延伸;后端板,其位于骨架部与开口的上边缘之间。后端板包括铰链安装部和中间部,所述铰链安装部上安装有铰链,所述中间部位于铰链安装部与骨架部之间并且在车辆的上下方向上位于与铰链安装部相比靠下方处。针对于作用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的碰撞载荷,后端板的中间部处的弯曲耐力小于骨架部的弯曲耐力。
在上述的车辆中,铰链安装部位于与车身的骨架部相比靠后方处,并且在骨架部与铰链安装部之间存在有后端板的中间部。并且,后端板的中间部处的弯曲耐力小于骨架部的弯曲耐力。如果根据这种结构,则在车辆的后面碰撞时,当碰撞载荷向后尾门产生了作用时,后端板的中间部比较容易变形或者折断。由此,碰撞载荷难以从后尾门被传递至车身,从而在后面碰撞中抑制了车身的变形。
除此以外,后端板的中间部位于与铰链安装部相比靠下方处。如果根据这种结构,则在碰撞载荷向后尾门进行作用从而使后端板的中间部发生变形或者被折断时,容易在后端板的中间部处产生铰链安装部向上方(即,车身的开口的外侧)移动那样的弯曲变形。通过铰链以及与其连接的后尾门向从车身的开口远离的方向移动,从而抑制了后尾门与车身发生干涉的情况。有效地抑制了碰撞载荷从后尾门被传递至车身的情况。由此,在后面碰撞中进一步抑制了车身的变形。
附图说明
图1为示意性地表示实施例的车辆10的图。
图2表示图1的II部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也可以设为,中间部具有至少一个屈曲部。在该情况下,也可以设为,至少一个屈曲部分别沿着车辆的左右方向而延伸。如果根据这种结构,则在碰撞载荷作用于后尾门时,易于使后端板的中间部发生前述的有意图的弯曲变形、即铰链安装部向上方(即,车身的开口的外侧)移动那样的弯曲变形。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设为,至少一个屈曲部包括第一屈曲部、和位于第一屈曲部与铰链安装部之间的第二屈曲部。在该情况下,也可以设为,第一屈曲部在从车身的外侧进行观察时为内折,且第二屈曲部在从车身的外侧进行观察时为外折。如果根据这种结构,则在碰撞载荷作用于后尾门上时,更容易在后端板的中间部处发生前述的有意图的弯曲变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株式会社斯巴鲁,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株式会社斯巴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8967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