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动力电池系统及其高压继电器控制电路、电动车辆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62291.1 | 申请日: | 2021-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714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发明(设计)人: | 李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3/00 | 分类号: | B60L3/00;B60L58/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戴冬瑾 |
地址: | 102206***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电池 系统 及其 高压 继电器 控制电路 电动 车辆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系统及其高压继电器控制电路、电动车辆,其中,控制电路包括开关控制单元、故障检测单元、延时单元和控制器,开关控制单元用于控制高压继电器断开或闭合,故障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动力电池系统出现异常时输出故障检测信号,延时单元在接收到故障检测信号时便开始计时,如果计时达到第一预设时间,则输出第一关断控制信号至开关控制单元以控制高压继电器断开,如果在第一预设时间内根据故障检测信号确定无需断开高压继电器时,则通过控制器控制延时单元停止计时,以保持高压继电器闭合。由此,该控制电路能够通过软件和硬件结合对高压继电器进行控制,做到安全冗余,同时提高控制精度,保证动力电池系统的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继电器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动力电池系统的高压继电器控制电路、一种动力电池系统和一种电动车辆。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的高压继电器是关乎驾驶员人身安全的器件,其控制要求级别较高,目前,在相关技术中,电动汽车高压继电器多采用高边开关或者低边开关进行控制。无论是高边开关还是低边开关,均采用软件单独控制,即单片机或者控制器发出软件开关指令,然后通过硬件电路控制开关,进而开打或者关闭继电器。该方法如果在软件本身故障,或者是硬件故障导致软件命令无法发出的时候,就失去了开关的控制能力,进而失去了对继电器的控制,从而可能影响到驾驶员的人身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动力电池系统的高压继电器控制电路,能够通过软件和硬件结合对高压继电器进行控制,做到安全冗余,同时提高控制精度,保证动力电池系统的安全。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动力电池系统。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动车辆。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用于动力电池系统的高压继电器控制电路,该控制电路包括:开关控制单元,所述开关控制单元用于控制高压继电器断开或闭合;故障检测单元,所述故障检测单元用于在检测到所述动力电池系统出现异常时输出故障检测信号;延时单元,所述延时单元分别与所述故障检测单元和所述开关控制单元相连,所述延时单元在接收到所述故障检测信号时开始计时,并在计时时间达到第一预设时间时输出第一关断控制信号至所述开关控制单元,以便通过所述开关控制单元控制所述高压继电器断开;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故障检测单元、所述延时单元和所述开关控制单元相连,所述控制器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内根据所述故障检测信号确定无需断开所述高压继电器时控制所述延时单元停止计时,以使所述高压继电器保持闭合。
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电路包括开关控制单元、故障检测单元、延时单元和控制器,其中,开关控制单元用于控制高压继电器断开或闭合,故障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动力电池系统出现异常时输出故障检测信号,延时单元与开关控制单元和故障检测单元相连,并且延时单元在接收到故障检测信号时便开始计时,在计时时间达到第一预设时间时输出第一关断控制信号至开关控制单元,开关控制单元在接收到第一关断控制信号后控制高压继电器断开,控制器与故障检测单元、延时单元和开关控制单元相连,然后在第一预设时间内根据故障检测信号确定无需断开高压继电器时,则可控制延时单元停止计时,使得高压继电器能够保持闭合。由此,该用于动力电池系统的高压继电器控制电路能够通过软件和硬件结合对高压继电器进行控制,做到安全冗余,同时提高控制精度,保证动力电池系统的安全。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内根据所述故障检测信号确定需要断开所述高压继电器时,输出第二关断控制信号至所述开关控制单元,以便通过所述开关控制单元控制所述高压继电器断开。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在所述控制器出现异常时,所述延时单元在计时时间达到第一预设时间时输出第一关断控制信号至所述开关控制单元,以便通过所述开关控制单元控制所述高压继电器断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6229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