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米酵菌酸半抗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0223196.0 申请日: 2021-03-01
公开(公告)号: CN113511992B 公开(公告)日: 2023-04-18
发明(设计)人: 王兆芹;崔海峰;凡静静;崔廷婷;何方洋;魏力杰;万宇平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勤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北京望尔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7C323/54 分类号: C07C323/54;C07C319/02;C07K14/765;C07K14/77;C07K14/795;C07K16/44;G01N33/53;G01N33/543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102206 北京市昌平***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米酵菌酸 半抗原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说明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抗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具体涉及一种米酵菌酸半抗原。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半抗原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基于米酵菌酸半抗原建立的酶联免疫试剂盒快速检测产品,使用方便、检测成本低、检测方法高效、准确、快速、可同时检测大批量的样本,适用于食品中米酵菌酸的现场监控和大量样本的筛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半抗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具体涉及米酵菌酸半抗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米酵菌酸(bongkrekic acid,BA)是由椰毒假单胞菌属酵米面亚种产生的一种可引起食物中毒的毒素。食入该毒素污染的食物后可引起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及泌尿系统的损伤,严重情况下将导致全身主要脏器的衰竭,致死率高达40%~100%。米酵菌酸是发酵玉米面制品、变质鲜银耳及其他变质淀粉类制品引起中毒的主要原因。近几年来,我国由米酵菌酸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时有发生,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食品安全越来越重视,公众对米酵菌酸的检测需求随之日益增长,因此,开发一种简单快速、适用于米酵菌酸现场监控检测的分析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检测米酵菌酸主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等分析方法,存在样品前处理繁琐、检测时间长、仪器贵重等缺点,所以在我国无法得到广泛应用,并且不符合现场检测“在短时间内低成本对大量样品进行准确检测和筛选”的要求。而免疫学检测分析技术以其高灵敏、高特异性、快速、操作简便等优点在药物残留检测领域已被广泛应用,比起仪器检测方法有很多优势。所以免疫分析为米酵菌酸研究提供了一条新的分析检测方法。

在建立免疫学检测方法并应用该检测方法检测米酵菌酸时,关键技术在于能够获取到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抗体,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前提条件就是得合成、制备出合适的米酵菌酸半抗原。专利CN110058008A公开了一种食品中米酵菌酸的免疫学检测方法,并提供了米酵菌酸人工抗原及抗米酵菌酸的多克隆抗体,检测灵敏度为50μg/L;刘秀梅等制备了米酵菌酸牛血清白蛋白结合物、卵清蛋白结合物,并获得了抗米酵菌酸的多克隆抗体,建立了检测BA的直接和间接竞争ELISA法,最低检出浓度分别为0.1mg/L和0.01mg/L(刘秀梅,余东敏,文卫华,等.米酵菌酸多克隆抗体的制备[J].卫生研究,1995,24(2):93-95),后又运用免疫杂交瘤技术获得了能分泌抗米酵菌酸的单克隆抗体细胞株,灵敏度可达10μg/L以下(刘秀梅,文卫华.米酵菌酸单克隆抗体细胞株的建立[J].卫生研究,1996,25(4):239-241)。以上方法都采用将米酵菌酸直接与载体蛋白偶联制备人工抗原来免疫动物获得抗体,虽然都成功获得了抗体,但抗体灵敏度均较低。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一种能最大程度保留米酵菌酸特征结构的半抗原以及这种半抗原的制备方法;以此半抗原制备的人工抗原、检测灵敏度高和特异性强的抗体;以及此半抗原的应用。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米酵菌酸半抗原,它的分子结构式为:

米酵菌酸分子中含有三个羧基,若与载体蛋白直接偶联,一方面米酵菌酸的特征结构易受载体的局部微化学环境或空间位阻的干扰,影响机体免疫系统的识别;另一方面,三个羧基都可能与载体偶联,必定会导致多种产物的产生,降低了人工抗原的收率。本发明提供的米酵菌酸半抗原在米酵菌酸的分子结构上引入巯基,并通过巯基与载体蛋白进行偶联得到人工抗原用于免疫;该米酵菌酸半抗原最大限度保留了米酵菌酸的特征结构,且可以实现定向偶联,提高了人工抗原的收率,为后续刺激动物免疫应答产生特异性更强、灵敏度更高的抗体奠定基础。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上述米酵菌酸半抗原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勤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北京望尔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勤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北京望尔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2319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