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制动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07035.2 | 申请日: | 2021-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724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徐显杰;张金广;袁丹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所托瑞安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所托瑞安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W30/09 | 分类号: | B60W30/0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300 天津市滨海新区天津自贸试验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制动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介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制动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该车辆方法包括:确定本车的制动触发距离;判断是否触发防碰撞逻辑执行;若是,则根据防碰撞逻辑下已连续制动信息确定第一目标制动力,根据第一目标制动力对本车进行制动控制,所述已连续制动信息为本车正在执行的连续制动的制动力和采用该制动力制动后的减速量。该方法通过制动触发距离等确定第一目标制动力的施加节点,提高制动的可靠性,并根据防碰撞逻辑下已连续制动信息确定第一目标制动力,从而保证了车辆制动的平稳性;第一目标制动力根据已连续制动信息的情况是可调节的,其输出无需依赖制动力不可调节的ABS电磁阀,因此也不存在依赖ABS电磁阀安装不便的缺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制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辆制动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物流运输业的需求逐年增长,进而商用车的保有量逐年升高,伴随而来的交通事故的频发给人们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因此,商用车的主动安全越来越引起社会的重视。
目前部分商用车配备了前碰撞预警功能产品,用于提升车辆的主动安全性能。然而,目前市面上单一的前碰撞预警功能产品无主动制动的功能,并且大多采用ABS(Antilock Brake System,制动防抱死系统)电磁阀作为刹车执行机构,但是,ABS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具有可靠性低、舒适性差和安装不便的缺点,在绝大多数车辆并不配备ABS或ABS处于损坏的状态的情况下,即使重新安装ABS也存在一定的困难。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制动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以提高制动的可靠性、舒适性,避免ABS安装不便的缺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制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本车车速和前车车速,确定本车的制动触发距离;
根据本车与前车的实际距离和所述制动触发距离,判断是否触发防碰撞逻辑执行;
若是,则根据防碰撞逻辑下已连续制动信息确定第一目标制动力,根据第一目标制动力对本车进行制动控制,所述已连续制动信息为本车正在执行的连续制动的制动力和采用所述制动力制动后的减速量。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本车车速和前车车速,确定本车的制动触发距离,包括:
根据本车车速和前车车速,确定目标制动信息;
根据本车车速、前车车速和所述目标制动信息,确定本车的制动触发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本车车速和前车车速确定目标制动信息,包括:
根据本车车速和前车车速,以及本车载重信息、本车行驶信息和本车驾驶员状态信息中的至少一种,确定所述目标制动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本车车速和前车车速,以及本车载重信息、本车行驶信息和本车驾驶员状态信息中的至少一种,确定所述目标制动信息,包括:
将本车车速和前车车速,以及本车载重信息、本车行驶信息和本车驾驶员状态信息中的至少一种输入预先训练的制动模型,由所述制动模型输出所述目标制动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若是,则根据防碰撞逻辑下已连续制动信息确定第一目标制动力,根据第一目标制动力对本车进行制动控制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返回执行确定本车的制动触发距离,根据本车与前车的实际距离和所述制动触发距离,判断是否触发防碰撞逻辑执行,以及若是,则根据防碰撞逻辑下已连续制动信息确定第一目标制动力,根据第一目标制动力对本车进行制动控制的步骤。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本车车速和前车车速,确定本车的制动触发距离,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所托瑞安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所托瑞安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所托瑞安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所托瑞安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0703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抗CD73抗体及其用途
- 下一篇:四足机器人自主充电方法及自主充电四足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