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美白祛斑组合物、美白祛斑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75885.9 | 申请日: | 2021-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751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徐人羡;祁传华;姚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柔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8/9789 | 分类号: | A61K8/9789;A61K8/9767;A61Q19/02;A61Q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4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祛斑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化妆品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美白祛斑组合物、美白祛斑霜及其制备方法。其技术要点是:美白祛斑组合物由包含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文冠果提取物5‑20份、人参提取物4‑15份、落叶松提取物0.1‑0.5份、绿茶提取物5‑20份。本申请采用四种草本植物提取物进行合理配伍,以发挥其协同增效作用,得到的组合物加入到护肤品中后,具有美白、祛斑效果良好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化妆品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美白祛斑组合物、美白祛斑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美的追求更加迫切,很多人,尤其是女性,都希望拥有紧致白皙嫩滑的肌肤。但皮肤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自身产生的胶原蛋白含量减少,同时许多人由于工作原因经常加班、熬夜、出差或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进一步加速皮肤松弛、粗糙和暗斑的产生。
多项研究发现,利用某些草本植物提取物作用于疲乏皮肤后,通过新陈代谢,可以达到美化或修复肌肤的作用。
如在授权公告号为CN103070810B的中国发明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抗皮肤衰老的组合物,并由大黄提取物、马齿苋提取物、葛根提取物、地黄提取物和银杏叶提取物制备而成。其对基质金属蛋白酶-1的抑制活性良好,具有较强和长时间的保湿租用,能够有效增强皮肤弹性。
再如在授权公告号为CN102961296B的中国发明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具有皮肤美白作用的组合物,并由人参、肉苁蓉、当归、银杏叶、红景天制备而成。其生物利用度高,功能显著,无毒副作用,长期使用可减缓黑色素的形成,增加皮肤的水分和弹性。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实际市场上的护肤组合物功效单一或有较大的刺激性,对面部皮肤改善效果不明显。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护肤产品的美白祛斑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温和、不刺激的美白祛斑组合物、美白祛斑霜及其制备方法。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美白祛斑组合物,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美白祛斑组合物,由包含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文冠果提取物5-20份、人参提取物4-15份、落叶松提取物0.1-0.5份、绿茶提取物5-20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文冠果壳含黄酮量很高,比色测定达7%,而黄酮类化合物属于植物次级代谢女产物,多以游离态或苷的形式存于植物液泡中。研究表明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抑菌效果,且对酪氨酸酶的抑制率较高,具有阻止黑色素形成的特点,所以能够达到增白提亮效果。
人参皂苷是人参的活性物质之一,含量达2%左右。人参皂苷具有抗皮肤衰老、抗氧化、抑制酪氨酸酶作用,人参中亦含有氨基酸、腺苷等保湿因子,将人参提取物加入到护肤品中,可以赋予护肤品一定的美白、保湿、抗氧化、抗衰老等优点。
落叶松提取物中含有的二氢槲皮素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抗炎作用,此外研究证明二氢槲皮素对酪氨酸酶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作用效果要强于一直被用作化妆品添加剂的熊果苷,二氢槲皮素B环的邻苯二羟基是其抑制酪氨酸酶的关键结构。
绿茶提取物中含有丰富的儿茶素,该物质能清除紫外线诱导的自由基以及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抑制黑色素的形成,同时可抑制脂质氧化,减少色素沉着,具有良好的美白、祛斑效果。
本申请通过复配上述四种草本植物提取物,并进行合理配伍,能够充分发挥美白、祛斑的协同增效作用。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美白祛斑组合物由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文冠果提取物15份、人参提取物8份、落叶松提取物0.2份、绿茶提取物14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各植物提取物为最优用量,采用上述最优用量进行配伍,得到的组合物再总原料组分用量最少的情况下,具有最优的美白、祛斑、保湿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柔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柔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7588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