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合成α-熊果苷的枯草芽孢杆菌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56063.6 | 申请日: | 2021-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955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8 |
发明(设计)人: | 刘龙;陈坚;吕雪芹;堵国成;李江华;刘延峰;周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1 | 分类号: | C12N1/21;C12N9/10;C12N15/54;C12N15/75;C12P19/44;C12R1/125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 | 代理人: | 王玉仙 |
地址: | 21412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合成 熊果苷 枯草 芽孢 杆菌 及其 构建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合成α‑熊果苷的枯草芽孢杆菌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本发明提供了能稳定且高效生产α‑熊果苷的基因工程菌株的构建方法,通过引入蔗糖磷酸化酶的优化的RBSopt序列,并将蔗糖磷酸化酶的表达框整合至基因组上,显著提高了α‑熊果苷在胞外的积累量,最高浓度可达119.44g/L,底物HQ的摩尔转化率为96.56%,为实现α‑熊果苷的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本发明提供的重组枯草芽孢杆菌的构建方法简便易行,菌株构建完成后生产性能稳定,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合成α-熊果苷的枯草芽孢杆菌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α-熊果苷(α-arbutin)的化学名为4-羟苯基-α-D吡喃葡萄糖苷,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安全有效的美白物质,由葡萄糖与氢醌通过α-糖苷键连接而成。由此可以看出,α-熊果苷的分子结构由两部分功能团组成:亲水性的葡萄糖残基和能够抑制黑色素合成酶活性的酚基。α-熊果苷与其异构体β-熊果苷相比,具有更优越的美白效果和更高的人体安全性;此外,α-熊果苷的稳定性更强,可以较为方便地添加至多种类型的美容用品中。因此,α-熊果苷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市场,极具工业化价值。
α-熊果苷的合成可以通过化学合成法、植物提取法和生物转化法这三类方法实现,其中,生物转化法又可细分为酶催化法和全细胞催化法两种。生物转化法与前两种方法相比,虽然具有反应温和、操作简便、绿色环保等突出的优势,但普遍面临着转化率低、产量不稳定等问题。目前,应用于美容用品中的α-熊果苷主要是由日本的江琦格力高公司通过酶转化的方法获得;而国内对于α-熊果苷制备的研究较少,面对巨大的市场需求,亟待实现α-熊果苷的工业化生产。
目前被研究可用于催化合成α-熊果苷的酶主要有α-淀粉酶、α-葡萄糖苷酶、蔗糖磷酸化酶、蔗糖异构酶、淀粉蔗糖酶、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这些酶利用不同的底物进行转糖基化反应生产α-熊果苷,但不同酶的产物转化能力各不相同。其中,蔗糖磷酸化酶(EC2.4.1.7)发生转糖基化作用时,对于糖基供体底物有着严格的特异性要求:仅能以蔗糖、葡萄糖-1-磷酸、葡萄糖-1-氟化物作为底物;另一方面,蔗糖磷酸化酶对受体底物的特异性要求很低:糖、糖醇、酚类物质、羟基化合物及某些羧酸化合物均可作为受体底物。
在过去的研究中,为了大量获得蔗糖磷酸化酶,研究人员往往采用高拷贝质粒游离表达目的基因。但由于高拷贝质粒在细胞内容易丢失,导致细胞的生产性能不稳定,难以实现工业化应用。而后,有研究尝试将蔗糖磷酸化酶整合表达,以稳定细胞的生产性能。但α-熊果苷的产量及底物利用率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发明内容
为了稳定且高效地生产α-熊果苷,我们对蔗糖磷酸化酶基因smut的RBS序列进行了优化,提高了枯草芽孢杆菌生产α-熊果苷的能力,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工业化意义。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合成α-熊果苷的枯草芽孢杆菌,其是在枯草芽孢杆菌宿主中整合表达蔗糖磷酸化酶,并采用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的RBS调控蔗糖磷酸化酶基因表达。
进一步地,所述的蔗糖磷酸化酶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进一步地,所述的整合表达是在枯草芽孢杆菌宿主的yqhB位点、yitR位点和ymzB位点中的一个或多个位点整合包含蔗糖磷酸化酶基因的表达框。
进一步地,所述的枯草芽孢杆菌宿主为枯草芽孢杆菌WB800ΔnprB-ΔaprE-Δepr-Δbpr-ΔnprE-Δmpr-Δvpr-ΔwprA。是在WB800基础上敲除中性蛋白酶nprE、碱性蛋白酶aprE、胞外蛋白酶epr、金属蛋白酶mpr、杆菌肽酶bpr、中性蛋白酶nprB、细胞壁结合蛋白wprA及vpr基因。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所述的枯草芽孢杆菌的构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560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