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锂电池铝型材外壳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42830.8 | 申请日: | 2021-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682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祝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通新材无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244 | 分类号: | H01M50/244;H01M50/204;H01M50/249;H01M50/258;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35;H01M10/6556;H01M10/6563;H01M10/6567;H01M10/6568;B60L50/64;B60L58/26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93 | 代理人: | 王丽 |
地址: | 214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电动汽车 锂电池 铝型材 外壳 | ||
1.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锂电池铝型材外壳,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壳(1),所述电池壳(1)的前后对称的两面上安装有散热过滤机构(2),电池壳(1)的顶部连接有初步散热机构(3),所述电池壳(1)的内部安装有水冷机构(4)和升降机构(5);
所述散热过滤机构(2)包括上槽(21)、下槽(22)、过滤网(23)和散热孔(24),所述上槽(21)和下槽(22)设在电池壳(1)同一侧面上为一组,所述电池壳(1)的前后面上均设有上槽(21)和下槽(22),所述过滤网(23)嵌入上槽(21)内,散热孔(24)成整列的设置在下槽(22)上;
所述初步散热机构(3)包括密封盖板(31)、第一转轴(32)、主杆(33)、支架(34)、第二转轴(35)和次杆(36),所述主杆(33)的一端通过贯穿的第一转轴(32)与电池壳(1)活动连接,所述主杆(33)的另一端与第二转轴(35)活动连接,所述主杆(33)通过第二转轴(35)与次杆(36)的一端活动连接,两侧的所述第二转轴(35)之间与支架(34)的两端固定,两组所述次杆(36)的另一端与密封盖板(31)的两侧外壁活动连接,所述密封盖板(31)与电池壳(1)顶部开口边沿之间铰接,所述密封盖板(31)的底面上固定有插入电池壳(1)开口的密封块(311),所述支架(34)与电池壳(1)上的气缸连接,所述气缸拉动支架(34)向右移动,所述主杆(33)绕第一转轴(32)向右移动,所述主杆(33)带动次杆(36)向右移动,所述密封盖板(31)绕电池壳(1)开口边沿顺时针旋转,所述密封块(311)从电池壳(1)顶部开口脱离;
所述水冷机构(4)包括进冷水接头(41)、出冷水接头(42)和冷却管(43),所述进冷水接头(41)和出冷水接头(42)分别接在电池壳(1)的顶部一侧,所述进冷水接头(41)和出冷水接头(42)之间固定有冷却管(43),所述冷却管(43)位于电池壳(1)内形成多层平面分布的结构;
所述升降机构(5)包括电池模组托网(51)、上套筒(52)、下套筒(53)、主筒(57)、滑轨(54)、滑块(55)和气管(56),所述主筒(57)上焊接的支撑杆固定在电池壳(1)的内壁上,所述主筒(57)的顶端插入上套筒(52)内,所述主筒(57)上还连接有延伸至电池壳(1)外部的气管(56),所述上套筒(52)与上侧的电池模组托网(51)固定,主筒(57)的底端插入下套筒(53)内,所述下套筒(53)与下侧的电池模组托网(51)固定,所述气管(56)向主筒(57)内充气,所述上套筒(52)和下套筒(53)同步的向外伸长,所述气管(56)向主筒(57)内抽气,上套筒(52)和下套筒(53)同步的向内缩短;
上侧所述电池模组托网(51)和下侧所述电池模组托网(51)相对的表面上均固定有滑轨(54),所述滑轨(54)内插入活动的滑块(55),所述滑块(55)与相互活动的支柱(6)固定,并在上侧所述电池模组托网(51)和下侧所述电池模组托网(51)连线的中部平面上设置冷却管(43)组成的平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锂电池铝型材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侧电池模组托网(51)、下侧电池模组托网(51)以及中部的冷却管(43)构成一组冷却网,电池壳(1)内设置多组冷却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锂电池铝型材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套筒(52)、下套筒(53)、主筒(57)以及气管(56)形成用于驱动升降的气动机构,每组气管(56)位于电池壳(1)外部与带有气泵的气源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锂电池铝型材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管(56)内充气驱动每组上侧电池模组托网(51)和下侧电池模组托网(51)相向移动,并且与冷却管(43)的上下两面接触连接,气管(56)内抽气驱动每组上侧电池模组托网(51)和下侧电池模组托网(51)相反移动,与冷却管(43)的上下两面脱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锂电池铝型材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43)的上下两面与电池模组托网(51)接触连接时,上槽(21)和下槽(22)与电池模组托网(51)水平对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锂电池铝型材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托网(51)上卡入电池模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通新材无锡有限公司,未经苏通新材无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4283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