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航空器在审
| 申请号: | 202080107972.4 | 申请日: | 2020-12-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6010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5 |
| 发明(设计)人: | 浅沼雅彦;尾山博树;丸山耕平;吉井一真;都甲直之;石塚勇二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64C27/26 | 分类号: | B64C27/2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正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17 | 代理人: | 韩登营;蒋国伟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航空器 | ||
1.一种航空器(10),其具有机身(12)、前翼(14)、尾翼(16)和4个以上的旋翼(20),其中,
所述前翼(14)构成为在水平方向移动时产生升力,且其连接于所述机身的前部(12f);
所述尾翼(16)构成为在水平方向移动时产生升力,且其连接于所述机身的后部(12r);
4个以上的所述旋翼(20)构成为产生升力,
其特征在于,
4个以上的所述旋翼包括一对第1旋翼(20a)和一对第2旋翼(20b、20c),其中,
一对所述第1旋翼(20a)在比所述前翼靠前方的位置当俯视观察时以与所述机身的中心轴线(A)重叠的位置为中心左右对称配置;
一对所述第2旋翼(20b、20c)在所述前翼与所述尾翼之间当俯视观察时以与所述机身的所述中心轴线重叠的位置为中心左右对称配置,
所述机身和所述第2旋翼在宽度方向上分离的距离(Dy、Dz)比所述机身和所述第1旋翼在宽度方向上分离的距离(Dx)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器,其特征在于,
一对所述第2旋翼间的距离(Db、Dc)比一对所述第1旋翼间的距离(Da)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航空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航空器的重心(G)位于所述前翼与所述尾翼之间,
所述重心和一对所述第2旋翼间的中心位置(Cb、Cc)在前后方向上分离的距离(D02、D03)比所述重心和一对所述第1旋翼间的中心位置(Ca)在前后方向上分离的距离(D01)短。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航空器,其特征在于,
具有一对杆部件(18),一对所述杆部件(18)在俯视观察时以与所述机身的所述中心轴线重叠的位置为中心左右对称配置,
一对所述杆部件连接于所述前翼和所述尾翼,且向宽度方向的外侧弯曲,用于支承一对所述第1旋翼和一对所述第2旋翼。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航空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尾翼是后掠翼,
所述尾翼的机翼面积比所述前翼的机翼面积大、或者所述尾翼的机翼宽度比所述前翼的机翼宽度长。
6.一种航空器(10),其具有机身(12)、前翼(14)、尾翼(16)和4个以上的旋翼(20),其中,
所述前翼(14)构成为在水平方向移动时产生升力,且其连接于所述机身的前部(12f);
所述尾翼(16)构成为在水平方向移动时产生升力,且其连接于所述机身的后部(12r);
4个以上的所述旋翼(20)构成为产生升力,
其特征在于,
4个以上的所述旋翼包括一对第1旋翼(20b)和一对第2旋翼(20c),一对所述第1旋翼(20b)和一对所述第2旋翼(20c)在俯视观察时以与所述机身的中心轴线(A)重叠的位置为中心左右对称配置,
所述尾翼的中心位置(Cw)和一对所述第2旋翼间的中心位置(Cc)在前后方向上分离的距离(D12)比所述尾翼的中心位置和一对所述第1旋翼间的中心位置(Cb)在前后方向上分离的距离(D11)短,
所述机身和所述第2旋翼在宽度方向上分离的距离(Dz)比所述机身和所述第1旋翼在宽度方向上分离的距离(Dy)长。
7.一种航空器,其具有机身(12)、前翼(14)、尾翼(16)和6个以上的旋翼(20),其中,
所述前翼(14)构成为在水平方向移动时产生升力,且其连接于所述机身的前部(12f);
所述尾翼(16)构成为在水平方向移动时产生升力,且其连接于所述机身的后部(12r);
6个以上的所述旋翼(20)构成为产生升力,
其特征在于,
6个以上的所述旋翼包括一对第1旋翼(20a)、一对第2旋翼(20b、20c)和一对第3旋翼(20d),其中,
一对所述第1旋翼(20a)在比所述前翼靠前方的位置当俯视观察时以与所述机身的中心轴线(A)重叠的位置为中心左右对称配置;
一对所述第2旋翼(20b、20c)在所述前翼与所述尾翼之间当俯视观察时以与所述机身的所述中心轴线重叠的位置为中心左右对称配置;
一对所述第3旋翼(20d)在比所述尾翼靠后方的位置当俯视观察时以与所述机身的所述中心轴线重叠的位置为中心左右对称配置,
一对所述第2旋翼间的距离(Db、Dc)比一对所述第1旋翼间的距离(Da)和一对所述第3旋翼间的距离(Dd)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10797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激光雷达装置和风计测方法
- 下一篇:伤口敷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