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半导体发光二极管检测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04460.6 | 申请日: | 2020-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649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奥肯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26 | 分类号: | G01R31/26;G01R1/04 |
代理公司: | 上海宏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97 | 代理人: | 王晓蕾 |
地址: | 215101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半导体 发光二极管 检测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半导体发光二极管检测设备,包括底座,还包括:整流器,所述整流器可拆卸设置于底座的顶部;机架,所述机架可拆卸设置于底座的顶部,且整流器处于机架内侧;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可拆卸设置于机架的顶部。所述检测机构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可拆卸设置于机架的顶部,且外壳的内壁沿周向均开设有滑道;制动组件,所述制动组件可拆卸设置于外壳的左侧壁顶部;螺杆,所述螺杆的两端通过轴承分别转动连接于外壳的左右内壁中心位置。该半导体发光二极管检测设备,对视力要求不高,也不用手握电笔,避免工作人员过度劳累,便于发光二极管与电源连接,提高检测效率,大大的满足了发光二极管的检测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半导体制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半导体发光二极管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发光二极管简称LED。当电子与空穴复合时能辐射出可见光,因而可以用来制成发光二极管。在电路及仪器中作为指示灯,或者组成文字或数字显示。砷化镓二极管发红光,磷化镓二极管发绿光,碳化硅二极管发黄光,氮化镓二极管发蓝光。因化学性质又分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和无机发光二极管LED;
无论哪种发光二极管,在出厂前都需要对其进行检测,通过能否发光判断其好坏。检测时,工作人员拿起万用表的两只电笔分别与两个发光二极管的引脚接触,表有读数,且二极管发光,即为合格的发光二极管。由于二极管较小,工作人员长时间肉眼工作会造成眼疲劳,手部酸痛,检测效率低,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发光二极管检测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半导体发光二极管检测设备,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手动检测发光二极管费时费力,容易造成工作人员身体疲劳,检测效率低下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半导体发光二极管检测设备,包括底座,还包括:
整流器,所述整流器可拆卸设置于底座的顶部;
机架,所述机架可拆卸设置于底座的顶部,且整流器处于机架内侧;
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可拆卸设置于机架的顶部;
所述检测机构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可拆卸设置于机架的顶部,且外壳的内壁沿周向均开设有滑道;
制动组件,所述制动组件可拆卸设置于外壳的左侧壁顶部;
螺杆,所述螺杆的两端通过轴承分别转动连接于外壳的左右内壁中心位置,且螺杆的端部延伸出外壳的外壁;
摩擦片,所述摩擦片可拆卸设置于螺杆的一端,且外壁呈圆形;
旋钮,所述旋钮可拆卸设置于螺杆的另一端;
移动块,两个所述移动块分别螺接于螺杆的外壁中部左右两侧;
滑块,若干个所述滑块沿周向设置于移动块的外壁,且可左右移动的内嵌于滑道的内腔;
接触组件,所述接触组件可拆卸设置于移动块的前侧,且前侧延伸出外壳的内腔;
刻度尺,所述刻度尺粘接于外壳的前侧右下角。
优选的,所述螺杆的外壁左右两侧螺纹为正反螺纹。
优选的,所述制动组件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可拆卸设置于外壳的左侧顶部;导杆,两个所述导杆分别上下贯穿的内嵌于支撑板的内腔顶部前后两侧;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套接于导杆的外壁;拉柄,所述拉柄可拆卸设置于导杆的顶端;刹车片,所述刹车片可拆卸设置于导杆的底端,且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刹车片与摩擦片接触对螺杆制动。
优选的,所述刹车片的底部呈弧形,且与摩擦片相匹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奥肯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奥肯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0446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针收纳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口腔车针存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