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教学竞赛用龙门式远程控制起重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23193.4 | 申请日: | 2020-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201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赵立军;李强;王孜涵;王成琳;于洋;李兆琰;罗天洪;李春江;林鹏程;廖祺;李明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文理学院 |
主分类号: | B25J9/02 | 分类号: | B25J9/02;B25J5/00;B25J9/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崔自京 |
地址: | 40216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教学 竞赛 龙门 远程 控制 起重 机器人 | ||
1.一种教学竞赛用龙门式远程控制起重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行走机构(2)、丝杆组件(3)、支撑机构(7)、夹具水平移动机构(4)、夹具机构(5)、控制器(6)和远程操作端,所述支架(1)上固定有所述控制器(6);所述行走机构(2)固定于所述支架(1)的底部;所述丝杆组件(3)的上下两端均固定于所述支架(1)上;所述支撑机构(7)与所述丝杆组件(3)固定连接;所述夹具水平移动机构(4)上固定安装有所述夹具机构(5),且与所述支撑机构(7)滑动连接;所述行走机构(2)、所述丝杆组件(3)、所述夹具水平移动机构(4)和所述夹具机构(5)均与所述控制器(6)电连接,且所述远程操作端与所述控制器(6)无线通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教学竞赛用龙门式远程控制起重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包括顶部支撑架(11)、连接件(12)、直梁(13)、中间连接架(14)和横梁(15),所述顶部支撑架(11)为四根,首尾处均开设有固定孔,通过连接件(12)穿入所述固定孔将所述顶部支撑架(11)首尾连接固定;所述直梁(13)为四根,且分别垂直设置于所述顶部支撑架(11)的相交处;所述横梁(15)为两根,对称固定于相邻两根所述直梁(13)之间的中部;所述中间连接架(14)为两根,对称固定于相邻所述直梁(13)之间的底端;所述横梁(15)和所述中间连接架(14)间隔设置;所述控制器(6)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顶部支撑架(11)和所述横梁(15)上;所述中间连接架(14)两端的侧面均连接有所述行走机构(2);所述丝杆组件(3)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顶部支撑架(11)和所述中间连接架(14)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教学竞赛用龙门式远程控制起重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机构(2)为四组,每组均包括行走直流电机、行走直流电机支架(21)和麦克纳姆轮(22),所述行走直流电机支架(21)固定于所述中间连接架(14)两端的外侧;所述行走直流电机固定于所述行走直流电机支架(21)上,与所述控制器(6)电连接,且其输出轴与所述麦克纳姆轮(22)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教学竞赛用龙门式远程控制起重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组件(3)为四组,每组均包括丝杆(31)和丝杆连接器(32),且至少一组还包括升降直流电机(33),所述丝杆(31)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顶部支撑架(11)和所述中间连接架(14)上,所述丝杆连接器(32)与所述丝杆(31)旋转配合,且与所述支撑机构(7)固定连接;所述升降直流电机(33) 固定于所述顶部支撑架(11)上;与所述控制器(6)电连接,且其输出轴与所述丝杆(31)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教学竞赛用龙门式远程控制起重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7)包括矩形起重悬梁(71)、纵向连接杆(72)和横向连接杆(73);所述夹具水平移动机构(4)包括纵向移动组件(41)和横向移动组件(42)、纵向移动连接架(43)和横向移动连接架(44);
所述矩形起重悬梁(71)与所述丝杆连接器(32)固定连接,所述纵向连接杆(72)的两端固定于所述矩形起重悬梁(71)上,所述纵向移动连接架(43)滑动设置于所述纵向连接杆(72)上,所述纵向移动组件(41)与所述纵向移动连接架(43)固定连接;
所述横向连接杆(73)的两端固定于所述纵向移动连接架(43)上,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夹具机构(5);所述横向移动连接架(44)滑动设置于所述横向连接杆(73)上,所述横向移动组件(42)与所述横向移动连接架(44)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教学竞赛用龙门式远程控制起重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移动组件(41)为两组且对称设置,每组所述纵向移动组件(41)均包括纵向同步带直流电机(411)、纵向同步带(412)和纵向同步带连接器(413),所述纵向同步带直流电机(411)为两个,分别固定于对称的两个所述矩形起重悬梁(71)上,所述纵向同步带(412)与两个所述纵向同步带直流电机(411)传动啮合,所述纵向同步带连接器(413)与所述纵向同步带(412)齿啮合,所述纵向同步带连接器(413)与所述纵向移动连接架(43)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文理学院,未经重庆文理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2319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助剂供给布局系统
- 下一篇:一种烘房回风过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