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巡航机器人及基于其的识别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365255.9 | 申请日: | 2020-03-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059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 发明(设计)人: | 刘飞;徐宏哲;何政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东古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 代理公司: | 上海互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32 | 代理人: | 成秋丽 |
| 地址: | 201315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巡航 机器人 基于 识别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巡航机器人及基于其的识别系统,应用于机器人改进技术领域,包括:路由器;激光雷达;视频编码装置;交换机,与路由器、激光雷达和述编码装置相连;GPU控制系统;驱动控制器,与交换机与GPU控制系统相连;伺服驱动器,与驱动控制器相连;毫米波雷达,与GPU控制系统相连;GNSS惯导,与GPU控制系统相连;超声波模块,与驱动控制器相连;气体检测仪,与驱动控制器相连;云台;全景模块,编码装置相连;语音模块。应用本实用新型,通过驱动控制器和GPU控制系统与各个模块的连接并通过网线连接到交换机上,通过内部局域网的通信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巡检机器人都存在任务模式单一无法可靠的进行高难度多任务模式作业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巡航机器人改进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巡航机器人及基于其的识别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巡检机器人主要还是基于室内固定场景下的巡逻任务,难以适应室外复杂多变环境下的巡检作业;大多数巡检机器人还只是依靠单一传感器(如激光雷达)的支持进行建图,仅适于对室内固定路线固定环境的巡检作业,无法有效应对巡检作业任务中临时巡检路径的改变;
目前大多数巡检机器人都存在任务模式单一、系统集成度及冗余能力不足的缺陷,无法可靠的进行高难度多任务模式作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巡航机器人及基于其的识别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巡航机器人,包括:
路由器;
激光雷达;
视频编码装置;
交换机,与所述路由器、所述激光雷达和所述编码装置相连;
GPU控制系统,与所述交换机相连;
驱动控制器,分别与所述交换机与所述GPU控制系统相连;
伺服驱动器,与所述驱动控制器相连;
毫米波雷达,与所述GPU控制系统相连;
GNSS惯导,与所述GPU控制系统相连;
超声波模块,与所述驱动控制器相连;
气体检测仪,与所述驱动控制器相连;
云台,与所述驱动控制器和所述编码装置相连;
全景模块,与所述编码装置相连。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基于巡航机器人的识别系统,包括巡航机器人、转换器、图像识别服务器、识别管理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
所述巡航机器人通过网络通讯与所述转换器相连,所述转换器与所述识别管理系统相连,所述识别管理系统分别与所述图像识别服务器和所述数据库服务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巡航机器人及基于其的识别系统,具有有益效果如下:
通过巡航机器人的GNSS惯导通过串口将定位数据发送至GPU控制系统,驱动控制器和毫米波雷达通过CAN通讯将巡航机器人的车体数据及前方障碍物扫描信息传送至车体端GPU控制系统,GPU控制系统对车体其他设备发送过来的数据进行处理并发送相关指令。驱动控制器和GPU控制系统、视屏编码装置、云台、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并通过网线连接到交换机上,组成一个内部局域网,通过内部局域网的通信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巡检机器人都存在任务模式单一、系统集成度及冗余能力不足的缺陷,无法可靠的进行高难度多任务模式作业。
还可以通过5G网端将数据实时上传至后台云服务平台上,将巡检机器人及无人机端数据同步到服务器中,实现多个本地平台远程的集中管理,整合无人机空巡数据等资源,实现无人化大系统的联合监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东古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东古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6525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踝关节融合板存放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多级缓冲减压调节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