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铁路机车车钩检修用工作台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32826.1 | 申请日: | 2020-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932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许艳青;庞敬友;田洪伟;袁善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洛阳机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K11/00 | 分类号: | B61K11/00 |
代理公司: | 洛阳润诚慧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53 | 代理人: | 智宏亮 |
地址: | 471002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铁路 机车 车钩 检修 用工 | ||
本实用新型介绍了一种铁路机车车钩检修用工作台,包括操作面板、立板、底板、背板、“几”字形槽板、中间隔板、支撑板Ⅰ、支撑板Ⅱ;所述的立板分别竖直焊接在操作面板的正下方两侧,和操作面板、背板及底板共同构成箱体结构;所述的操作面板顶部设置连接“几”字形槽板的面板安装孔;所述的“几”字形槽板通过螺栓和操作面板固定在一起;所述的中间隔板水平设置在操作面板和底板之间;所述的支撑板Ⅰ、支撑板Ⅱ分别垂直设置在操作面板、中间隔板和底板之间。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操作,既能对钩身进行固定,又不影响钩头的正常检修装配,而且便于存放装配使用的零部件,提高作业效率,且制造成本低廉,使用和保养维修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铁路机车检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铁路机车车钩检修用工作台。
背景技术
铁路机车车钩目前的型号主要为ND型(又叫100型)和15号车钩,其外观大体相似。车钩主要由钩头、钩身和钩尾三部分组成,车钩检修装配时,需要将钩身进行固定,钩头悬空,再将钩腔内其他附件放入其中,由于钩头轮廓较其他部位大,钩身固定时,钩头部位很难避开,普通的台架无法将车钩按工作位置固定,钩头不能悬空,使得钩腔内部各附件组装困难,影响检修质量及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铁路机车车钩检修用工作台,该工作台将车钩的钩身部分按照工作位置固定,钩头部分悬空面对着检修人员,同时工作台增加了储物功能,使得钩腔内部的其他组件能够快速检修安装到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铁路机车车钩检修用工作台,包括操作面板、立板、底板、背板、“几”字形槽板、中间隔板、支撑板Ⅰ、支撑板Ⅱ和圆钢管;所述的立板为左右两件,立板竖直焊接在操作面板的正下方两侧, 背板设置在立板和操作面板后侧,立板和操作面板、背板三者共同设置在底板上,和底板共同构成前开口的箱体结构;所述的操作面板顶部均布设置连接“几”字形槽板的面板安装孔;所述的“几”字形槽板由平板折弯而成,“几”字形槽板的两侧平板上对称设置连接操作面板的槽板安装孔,通过螺栓和操作面板固定在一起;所述的中间隔板水平设置在操作面板和底板之间,将箱体结构隔为上下两层;所述的支撑板Ⅰ为两件,均布垂直设置在操作面板和中间隔板之间,将上层的箱体分割成几个储物间;所述的支撑板Ⅱ为一件,垂直设置在中间隔板和底板之间的中部,支撑板Ⅱ的上部设置一穿过圆钢管的钢管孔;所述的圆钢管水平设置在左右两侧立板之间,并穿过支撑板Ⅱ上的钢管孔,两端固定在左右立板上。
所述的操作面板为8mm厚的矩形钢板,操作面板顶部的面板安装孔设置4组,每组面板安装孔为6个,对称设置,面板安装孔和“几”字形槽板两侧平板上的槽板安装孔相对应。
所述的“几”字形槽板为5mm厚的钢板,“几”字形槽板折弯的高度以车钩的钩身高度为标准,“几”字形槽板与操作面板固定后形成的的空间和钩身的尺寸相对应, “几”字形槽板的顶部设置一个与车钩钩身上一致的腰形槽。
所述的立板、背板和支撑板Ⅰ均为8mm厚的矩形钢板,立板朝向前开口的一边设置成带弧度的形状。
所述的中间隔板、底板和支撑板Ⅱ均为5 mm厚的矩形钢板,中间隔板设置的目的是增加工作台的储物功能,支撑板Ⅱ上的钢管孔的位置靠近上部的边缘,钢管孔的尺寸和圆钢管的外径尺寸相匹配。
本工作台使用时,先将几字形槽板通过螺栓与操作面板进行连接固定,将车钩的钩身从工作台的前开口穿过“几”字形槽板中,直至钩脖部位与操作面板边缘接触,钩头悬在工作台的前开口处,车钩上的下锁销等部件及检修工具悬挂在中间隔板下方的圆钢管上,车钩上的锁铁、推铁、上锁销等部件放置于中间隔板与支撑板Ⅰ、支撑板Ⅱ构成的储物间里,方便钩头内各附件的组装,然后对钩头等部位进行检修、装配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工作台结构简单,便于操作,既能对钩身进行固定,又不影响钩头的正常检修装配,而且便于存放装配使用的零部件,提高作业效率,本实用新型制造成本低廉,使用和保养维修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洛阳机车有限公司,未经中车洛阳机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3282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液分离器及热管理系统
- 下一篇:遥控器支架结构、遥控器、空调器和家用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