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同轴面齿轮两次分汇流的双旋翼变速传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22743.4 | 申请日: | 2020-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437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董皓;王理邦;张建文;张颢秦;赵晓龙;刘锡尧;李博;王亚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C27/12 | 分类号: | B64C27/12;B64C27/10;B64D35/06;B64D35/08;F16H3/70;F16H57/08;F16H57/023;F16H57/021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思维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61114 | 代理人: | 黄秦芳 |
地址: | 710032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同轴 齿轮 两次 汇流 双旋翼 变速 传动 结构 | ||
1.一种同轴面齿轮两次分汇流的双旋翼变速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输入部分和动力输出部分;
所述的动力输入部分包括第一动力输入轴(1),第一动力输入轴(1)与第一小齿轮(2)相互连接,第一小齿轮(2)同时与第一非正交面齿轮(3a)和第二非正交面齿轮(3b)相互啮合,实现分流、一级减速,完成分扭和换向功能;
所述第一非正交面齿轮(3a)通过传动轴与第一圆柱齿轮(4a)同轴传动;上述第二非正交面齿轮(3b)通过传动轴与第二圆柱齿轮(4b)同轴传动;上述第一圆柱齿轮(4a)与第三圆柱齿轮(5a)和第四圆柱齿轮(5b)相互啮合,上述第二圆柱齿轮(4b)与第五圆柱齿轮(5c)和第六圆柱齿轮(5d)相互啮合,达成二级减速,并且动力再次实现分流;
所述的第三圆柱齿轮(5a)与第七圆柱齿轮(6a)固定于同一个传动轴上,第四圆柱齿轮(5b)与第八圆柱齿轮(6b)固定于同一个传动轴上,第五圆柱齿轮(5c)与第九圆柱齿轮(6c)固定于同一个传动轴上,第六圆柱齿轮(5d)与第十圆柱齿轮(6d)固定于同一个传动轴上;
所述的动力输出部分包括第一上面齿轮(7a)和第二下面齿轮(7b),所述的第七圆柱齿轮(6a)和第九圆柱齿轮(6c)同时与第一上面齿轮(7a)相啮合;第八圆柱齿轮(6b)和第十圆柱齿轮(6d)同时与第二下面齿轮(7b)相啮合,达成三级减速,实现并车汇流;
所述的第一上面齿轮(7a)通过传动轴与下旋翼连接,第二下面齿轮(7b)通过传动轴连接行星轮系的太阳轮(10),行星轮系的行星轮(11)与太阳轮(10)外啮合,同时通过内齿圈(12)固定,行星轮(11)绕太阳轮(10)公转并带动固联的行星架(13)旋转,从而输出转矩,行星架(13)通过花键轴(14)与上旋翼连接,从而实现变速及动力的双输出,所述的第一上面齿轮(7a)和第二下面齿轮(7b)的轴均为空心轴,行星架(13)与花键轴(14)的连接位于花键轴(14)弯矩最小的截面,花键轴(14)从第一上面齿轮(7a)和第二下面齿轮(7b)的空心轴中穿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同轴面齿轮两次分汇流的双旋翼变速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上面齿轮(7a)还与第一尾翼传动齿轮(9a)相啮合,第二下面齿轮(7b)还与第二尾翼传动齿轮(9b)相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同轴面齿轮两次分汇流的双旋翼变速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上面齿轮(7a)和第二下面齿轮(7b)之间设置有推力轴承(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同轴面齿轮两次分汇流的双旋翼变速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力输入轴设置至少设置有1个,采用多个输入轴时,各个输入轴依输出轴对称布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工业大学,未经西安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2274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