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工程机械减震器及其减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69307.5 | 申请日: | 2020-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283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梅阵阵 | 申请(专利权)人: | 梅阵阵 |
主分类号: | F16F13/00 | 分类号: | F16F13/00;F16F9/32;F16F9/34;F16F9/42;B08B5/02 |
代理公司: | 杭州知管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88 | 代理人: | 黄华 |
地址: | 317100 浙江省台***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程机械 减震器 及其 减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程机械减震器及其减震方法,属于工程机械领域。一种工程机械减震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缓冲套筒,所述缓冲套筒内顶部套设有与其滑动连接减震滑杆,所述减震滑杆与缓冲套筒的内底部之间通过减震弹簧弹性连接,所述减震滑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缓冲套筒的下端外壁设有多个圆周分布的排气口,所述散热槽的内壁转动连接有与排气口对应的上圆环,所述上圆环的外壁设有多个圆周分布的通孔与一个盲孔,所述散热槽内设有与多个防尘网配合的自清理机构,所述减震滑杆的内壁内设有与自清理机构连接的循环散热机构;本发明中的减震装置可以在对机械设备减震的同时实现自身的散热,大大降低了减震失效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工程机械减震器及其减震方法。
背景技术
工程机械是装备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概括地说,凡土石方施工工程、路面建设与养护、流动式起重装卸作业和各种建筑工程所需的综合性机械化施工工程所必需的机械装备,称为工程机械。
在工程机械的施工中,减震器可以有效的对机械的震动进行缓冲。目前广泛使用的减震器为弹簧减震器,弹簧在长时间的工作后发热量大,容易出现减震失效,从而影响机械设备的减震效果,并且在长时间的发热下使用寿命也大大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减震器在长时间运行后容易减震失效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工程机械减震器及其减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工程机械减震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缓冲套筒,所述缓冲套筒内顶部套设有与其滑动连接减震滑杆,所述减震滑杆与缓冲套筒的内底部之间通过减震弹簧弹性连接,所述减震滑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减震滑杆的下端设有散热槽,所述散热槽的上端外壁设有圆周分布的多个吸气口,多个所述吸气口内的入口内均固定安装有防尘网,所述缓冲套筒的下端外壁设有多个圆周分布的排气口,多个所述排气口内均固定安装有第一单向阀,所述散热槽的内壁转动连接有与排气口对应的上圆环,所述上圆环的外壁设有多个圆周分布的通孔与一个盲孔,所述盲孔的开口向外,多个所述通孔内均设有第二单向阀,所述散热槽内设有与多个防尘网配合的自清理机构,所述减震滑杆的内壁内设有与自清理机构连接的循环散热机构。
优选的,所述自清理机构包括设置在减震滑杆圆周外壁的多个进气孔,多个所述进气孔均通过第一软管分别与多个排气口固定连接并连通,所述散热槽的圆周内部转动连接下圆环,所述下圆环通过连接杆与上圆环固定连接,所述下圆环的圆周外壁设有与进气孔连通的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的内顶部设有延伸至下圆环上端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末端与盲孔固定连接并连通,所述环形槽内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扇叶。
优选的,所述循环散热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减震滑杆内壁的螺旋管,所述螺旋管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入口与第二入口,所述支撑板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弯曲管,所述弯曲管的两端均通过第二软管分别与第一入口以及第二入口固定连接,所述弯曲管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延伸至支撑板外壁的散热板,所述下圆环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环形齿轮,所述散热槽的内顶部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与环形齿轮啮合的从动齿轮,所述转轴的上端延伸至弯曲管内固定安装有循环涡轮。
优选的,所述缓冲套筒的外壁固定安装有环形油箱,所述缓冲套筒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环形海绵,所述环形油箱的内底部设有延伸至环形海绵内的油绳,所述缓冲套筒的内壁内设有与油绳配合的管道,所述环形油箱的上端设有加油口。
优选的,所述缓冲套筒的内壁转动安装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滚珠。
优选的,所述散热板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散热杆。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外壁通过支架固定安装有多个与散热杆配合的散热风扇。
优选的,所述多个第一软管均贯穿环形油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梅阵阵,未经梅阵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6930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