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先施加纵向预应力后组合的钢混组合梁施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460053.3 | 申请日: | 2020-12-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270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 发明(设计)人: | 周琳;徐平安;潘军;王帝;余本俊;雷运华;李旭东;伍雷;瞿召乾;王凯鹏;任晓明;徐昌学;黄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D19/00 | 分类号: | E01D19/00;E01D19/12;E01D21/00 |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唐勇 |
| 地址: | 43005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施加 纵向 预应力 组合 施工 方法 | ||
1.一种先施加纵向预应力后组合的钢混组合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钢桁梁(1)预制,根据设计拱度将钢桁梁(1)预制成型后在钢桁梁(1)的上弦杆的顶面沿上弦杆的长度方向焊接若干剪力连接件(2),并架设至设定桥位;
桥面板(3)预制,桥面板(3)预制过程中在桥面板(3)内预埋有呈纵桥向设置的预应力孔道(6),在桥面板(3)的底部预留容纳剪力连接件(2)的槽口(4);
桥面板(3)胶拼,将预制成型后的桥面板(3)提升至钢桁梁(1)的顶部,在相邻桥面板(3)的拼接面涂抹胶拼材料(8),然后对位拼接并施加临时预应力;
预应力张拉,利用预应力筋依次穿入多块桥面板(3)的预应力孔道(6)内,并施加纵桥向预应力后锚固,以使各桥面板(3)连成整体;
槽口砼(7)浇筑,在桥面板(3)与剪力连接件(2)结合处的槽口(4)内浇筑槽口砼(7),将桥面板(3)与钢桁梁(1)组合成整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先施加纵向预应力后组合的钢混组合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应力张拉之前还包括滑动件安装,所述滑动件包括位于所述钢桁梁(1)和桥面板(3)之间的双层四氟板(5),双层四氟板(5)之间涂抹有润滑脂以减小双层四氟板(5)之间的摩擦系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先施加纵向预应力后组合的钢混组合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桥面板(3)内沿横桥向设有若干所述预应力孔道(6),若干所述预应力孔道(6)相互平行且间隔排列。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先施加纵向预应力后组合的钢混组合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槽口(4)的顶部贯穿于所述桥面板(3)的顶部,所述槽口(4)为上小下大,或上大下小的梯形结构或圆台形结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先施加纵向预应力后组合的钢混组合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胶拼材料(8)为聚氨酯粘结剂或环氧树脂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先施加纵向预应力后组合的钢混组合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应力张拉还包括以下步骤:
采用与所述桥面板(3)相同标号的水泥砂浆填充所述预应力孔道(6),以使所述预应力筋与所述桥面板(3)粘结成一体。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先施加纵向预应力后组合的钢混组合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应力张拉还包括以下步骤:
将位于墩顶位置的桥面板(3)增加预应力筋数量来抵抗负弯矩。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先施加纵向预应力后组合的钢混组合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槽口砼(7)浇筑的时机需保证钢桁梁(1)的线形满足设计要求。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先施加纵向预应力后组合的钢混组合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剪力连接件(2)为剪力钉或剪力环,所述预应力筋为钢绞线。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先施加纵向预应力后组合的钢混组合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弦杆两侧的剪力连接件(2)的高度大于位于上弦杆中部的剪力连接件(2)的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6005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