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移动机器人的人机交互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99578.3 | 申请日: | 2020-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862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于磊;曹明江;冯浩;孔光华;鲜志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壹智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1/02 | 分类号: | G05D1/02;G06F3/16;G06F16/332;G06F16/248;G06F21/31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恒申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2 | 代理人: | 鲍竹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宝源路***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机器人 人机交互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的移动机器人的人机交互方法及人机交互系统在于提供有导航模块,用于用户选择出发目的地,机器人规划行驶路线,开始载人任务;主控模块,设立人机交互平台,用于机器人基于自然语言引入当下话题与客户沟通,在不能回答本次问题时告知用户超出能力范围,并将问题上传至后台数据库,由人工进行处理;存储模块,用于后台数据库不断迭代更新问题和答案,使交互平台更加智能化。本发明提供的移动机器人不仅能够提供载人运行任务,还能与用户进行人机对话,每次机器人的话题和答案都由AI算法智能选择以实现机器人具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和联想力,使用户有人与人聊天的感觉;通过不断更新学习充实机器人知识库,使交互平台更加智能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人机交互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移动机器人的人机交互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近些年来,移动机器人的迅猛发展大大推动了远程控制移动机器人系统的研究与应用,开创了工业领域崭新的工作模式。随着5G的发展与应用,自主移动(智能)机器人特别是载人自动驾驶机器人需要用户与机器进行协调,称之为人机交互,倘若机器(单机)知识库无法处理与用户的复杂人机交互,就需要将用户需求实时上传到大数据后台系统,由后台系统知识库或后面工作人员将信息处理后及时将处理结果回传到机器,最终由机器完成人机交互。
早期的人机交互重点放在人与人所控制的机器人之间的层面上,希望能够更好更有效地控制移动机器人。但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特别是5G的应用,人们希望能够赋予机器人更多的自我意识,让机器人变得更加智能。
当前已经出现一些智能人机交互系统,但这些系统基本上基于单机的知识库回答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而对于复杂性较高、时效性较强的问题,且与用户当前观点能够进行深层次交流的深度问题,则很难做出有效的回答。更无法主动引出新的话题,无法像人与人之间那样持续的交互,缺乏主观能动性和联想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移动机器人的人机交互方法及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机器人人机交互差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机器人的人机交互方法,所述人机交互方法包括:
用户选择出发目的地,机器人规划行驶路线,开始载人任务;
机器人基于自然语言引入当下热点话题与客户沟通,在不能回答本次问题时告知用户超出能力范围,并将问题上传至后台数据库,由人工进行处理;
后台数据库迭代更新未保存的问题和答案。
进一步地,所述用户选择出发目的地,机器人规划行驶路线,开始载人任务之前还包括:
用户唤醒机器人,激活人机交互平台;
所述机器人通过所述人机交互平台提醒用户选择目的地。
进一步地,所述用户选择出发目的地,机器人规划行驶路线,开始载人任务包括:
用户在选择目的地后,所述机器人规划行驶路线;
所述人机交互平台提醒用户站稳扶好,并通过传感器检测用户当前状态;
在完成安全检测后开始载人行驶任务。
进一步地,所述在完成安全检测后开始载人行驶任务包括:
所述机器人通过麦克风阵列与用户沟通,询问是否需要场景内服务;
在用户需要场景内服务时后台数据库为用户进行推荐,并在显示器上进行显示;
用户选择服务后机器人重新规划路线,在完成场景内服务后继续载人任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壹智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壹智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9957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