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TiN-Ni梯度功能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78660.8 | 申请日: | 2020-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054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黄政仁;段航;刘岩;张辉;刘雷敏;黄健;刘学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2F3/105 | 分类号: | B22F3/105;B22F7/02;C22C19/03;C22C32/00;C22C29/16 |
代理公司: | 上海瀚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1 | 代理人: | 曹芳玲;郑优丽 |
地址: | 20005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tin ni 梯度 功能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TiN‑Ni梯度功能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TiN‑Ni梯度功能材料包括:Ni基体相、以及分布在Ni基体相中的质量分数呈梯度分布的TiN陶瓷相;所述TiN陶瓷相的含量≤65wt%,优选为35~65wt%。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TiN-Ni梯度功能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氮化钛增强镍基梯度功能材料领域。
背景技术
氮化钛增强镍基复合材料(TiN-Ni复合材料)具有陶瓷的耐高温蠕变性、抗热振性能以及金属的高温抗氧化性、高热导等综合性能,使其表现出不同于纯陶瓷和纯金属的独有性能,从而大幅度提高其在工程应用领域的可靠性。另外,TiN/Ni复合材料由于结合了金属和陶瓷的特性,具有耐高温、耐氧化、耐腐蚀等优点,作为高温结构材料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能源、工业等领域。
TiN-Ni复合材料虽具有居多优点,但是结构单一,大多数情况下只能应用于单一环境下,不能应用于复杂环境,比如材料左右两侧环境不一致的情况下。例如,在能源、航空领域,器件两侧的工作气氛往往不同,一侧为空气,一侧为还原性气氛,单一配比的TiN-Ni只能适用于单一环境,不能满足复杂气氛环境要求。而且TiN-Ni复合材料若想获得高的抗氧化性能,必须要提高Ni含量来满足需求,与此同时带来的是热膨胀系数的明显提高,使得材料不能获得低热膨胀、高抗氧化的优异性能。
发明内容
针对于现有TiN-Ni复合材料性能方面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抗氧化、热膨胀系数可控且能适用于不同环境的TiN-Ni梯度功能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一种TiN-Ni梯度功能材料,包括:Ni基体相、以及分布在Ni基体相中的质量分数呈梯度分布的TiN陶瓷相;所述TiN陶瓷相的含量≤65wt%,优选为35~65wt%。
在本公开中,将TiN-Ni材料设计制备成TiN-Ni多层且不同浓度的梯度功能材料,则能得到兼具低热膨胀和高抗氧化的材料,优选地可以根据多层结构不同分为A/B/A对称结构和A/B/C非对称结构。
较佳的,所述TiN-Ni梯度功能材料具有A/B/A对称结构;所述A中TiN陶瓷相的含量>B中TiN陶瓷相的含量。
在本发明中,外侧层A采用高抗氧化的TiN-Ni粉体(Ni相含量高的复合粉体),中间层B可以采用低膨胀系数的TiN-Ni粉体(TiN陶瓷相含量高的复合粉体),以此调控整体材料的热膨胀系数,降低热应力产生的裂纹,提高力学性能。
又,较佳的,所述A中TiN陶瓷相的含量为35~45wt%;所述B中TiN陶瓷相的含量为45~55wt%。
又,较佳的,所述TiN-Ni梯度功能材料中B的含量为25~75wt%,优选为30~60wt%。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可以调控中间层B在整体梯度功能材料A/B/A结构中的质量占比,实现整体材料的热膨胀系数在一定范围内可控,从而获得高抗氧化、热膨胀系数可控的TiN-Ni梯度功能材料。
较佳的,所述TiN-Ni梯度功能材料具有A/B/C非对称结构;所述A中TiN陶瓷相的含量<B中TiN陶瓷相的含量<C中TiN陶瓷相的含量。
在本发明中,外侧层A采用高抗氧化的TiN-Ni粉体,中间层B可以采用低膨胀系数的TiN-Ni粉体,或者外侧层C采用更低膨胀系数的TiN-Ni粉体,以此调控整体材料的热膨胀系数,降低热应力产生的裂纹,提高力学性能,并主要改善材料两端的性能,使得材料能够适应于气氛不对称的工作环境中。
又,较佳的,所述A中TiN陶瓷相的含量为35~45wt%,所述B中TiN陶瓷相的含量为45~55wt%,所述C中TiN陶瓷相的含量为55~65w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7866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