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搜救型直升机的悬停后舱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21440.1 | 申请日: | 2020-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628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发明(设计)人: | 付博;李中喜;梁宪福;王卓然;赵云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1/10 | 分类号: | G05D1/1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张毓灵 |
地址: | 150066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搜救 直升机 悬停 后舱 控制 方法 | ||
1.一种用于搜救型直升机的悬停后舱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驾驶员控制直升机飞行到救援位置上方合适高度时,切换接通后舱控制权限,由后舱救援人员控制调整直升机位置,并实施救援,救援成功后,驾驶员收回后舱控制权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搜救型直升机的悬停后舱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过程如下:
步骤1:救援行动开始,发现救援目标,确定其位置;
步骤2:驾驶员接通飞控系统,向下过渡至被救援目标的上方;
步骤3:驾驶员操纵驾驶杆,大范围调整直升机位置;
步骤4:驾驶员开通后舱控制权限,使得后舱救援人员获得小范围调整直升机位置的权限,并使得直升机达到最佳救援位置;
步骤5:后舱救援人员实施救援,并根据救援需要微调直升机位置;
步骤6:救援成功后,驾驶员收回后舱控制权限;
步骤7:救援结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搜救型直升机的悬停后舱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驾驶员通过控制操纵台上的“后舱控制”按钮,实现后舱控制权限的开通,该“后舱控制”按钮接通后,后舱绞车手柄接通飞机自动驾驶仪,从而通过后舱绞车手柄实现对飞机位置的控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搜救型直升机的悬停后舱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飞机自动驾驶仪对后舱绞车手柄的位置控制幅度进行限制,其位置控制偏差在设定阈值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搜救型直升机的悬停后舱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后舱救援人员通过后舱绞车手柄上的四位开关进行纵向位置、横向位置、侧向位置的调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搜救型直升机的悬停后舱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四位开关采用“地开”信号控制逻辑,在“飞控接通”按钮和“后舱控制”按钮均接通的前提下,按压绞车手柄上四位开关对应的上、下、左、右方向,此时飞控计算机接收到相应位置信号由“开路”转换为“地”信号,控制直升机进行相应的动作,向指定的方向改变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搜救型直升机的悬停后舱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五、六均可收回后舱控制权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搜救型直升机的悬停后舱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驾驶员操纵驾驶杆,后舱控制权限暂时关闭,收回后舱控制权限,待停止操纵驾驶杆后,后舱控制权限重新接通。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搜救型直升机的悬停后舱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驾驶员按压操纵台上“后舱控制”按钮,直接断开后舱控制模态,收回后舱控制权限。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搜救型直升机的悬停后舱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压周期杆手柄上飞控断开按钮,使得后舱绞车手柄直接断开飞控系统,驾驶员收回后舱控制权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2144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