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面向复杂环境的大载荷应急救援机器人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86828.2 | 申请日: | 2020-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769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张鹏;文明;吴爱枝;赵奎富;周轶;赵荣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25J5/00 | 分类号: | B25J5/00;B25J9/04;B25J9/10;B25J9/12;B25J9/14;B25J15/02;B25J15/10;B25J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周文 |
地址: | 10000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面向 复杂 环境 载荷 应急 救援 机器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复杂环境的大载荷应急救援机器人,包括机械臂,动力底盘、悬挂系统、液压系统等,其中悬挂系统布置在动力底盘的两侧,用来支撑整个设备平台以及行走功能,悬挂系统采用克里斯蒂悬挂,具有高机动性和越野性能,最大越障高度达到300mm,机械臂和动力底盘通过机械臂安装法兰连接;平台用高强度薄钢板以及型材焊接而成,具备高强度、低质量的特点,用来安装和支撑动力传动箱、电池箱、散热系统、机械臂、液压系统、车载控制器部件;行走电机采用大功率伺服电机,具备低速大扭矩满足行走功能,液压泵站采用大功率电机,为机械臂液压传动提供动力,并且这个平台可实现故障自诊断和自动控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救援机器人,具体地说是一种面向复杂环境的大载荷应急救援机器人。
背景技术
近些年,战争、恐怖袭击等突发事件,干旱、洪涝、冰雹、地震、海啸、沙尘暴等自然灾害及潜在的核、化、生和爆炸物等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与财产安全。仅就2008年以来,我国先后经历了南方大面积的冰冻雪灾、四川汶川特大地震、青海玉树地震、台风“黑格比”、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雅安芦山大地震等重特大自然灾害,再加上火灾、矿难、交通事故等频发的生产安全事故,使人民生命和财产经受了巨大损失。
各种灾难发生次数增多的同时, 其严重性、多样性和复杂度也逐渐增加。灾难发生后的72h为黄金抢救时间,但受灾难现场的非结构化环境的影响,救援人员难以快速、高效、安全地进行工作,且救援任务逐渐超出了救援人员的能力范围,因此救援机器人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目前,多数救援机器人主要还是以搜索目标为主,当机器人发现救援目标后,将救援信息发送至救援指挥部,由救援指挥人员根据救援信息和路况,决定派遣救援人员或其他救援设备实施救援动作,救援效率低。另外一些搜索和救援结合的机器人多以工程机械车改装居多,整体较为笨重,无法通过狭小的空间。
目前的应急救援机器人主要是以搜索目标为主,需要配合救援人员或其他救援设备才能完成救援任务,救援效率较低。并且对于狭窄区域,救援机器人无法通过等问题,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应及时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救援机器人系统,具有搜索和救援功能,应急抢险救援能力强,功能多,载荷大,具备高通讯能力和高智能化功能。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面向复杂环境的大载荷应急救援机器人,其结构包括:包括机械臂, 动力底盘、悬挂系统、超声波、摄像头、照明灯、外观钣金件、液压系统,其中悬挂系统布置在动力底盘的两侧,用来支撑整个设备平台以及行走功能,悬挂系统采用克里斯蒂悬挂,具有高机动性和越野性能,最大越障高度达到300mm,机械臂和动力底盘通过机械臂安装法兰连接;所述动力底盘由平台、动力传动箱、电池箱、散热系统组成;平台用高强度薄钢板以及型材焊接而成,具备高强度、低质量的特点,用来安装和支撑动力传动箱、电池箱、散热系统、机械臂、液压系统、车载控制器部件;行走电机采用大功率伺服电机,具备低速大扭矩满足行走功能,液压泵站采用大功率电机,为机械臂液压传动提供动力,并且这个平台可实现故障自诊断和自动控制。
所述外观钣金件上安装有摄像头、超声波、照明灯,用于辅助搜索,在复杂环境中超声波可以有效避免机器人受到损坏,摄像头可以观察周边环境,确保机器人安全;遥控器在危险工况可实现遥控操作,配合人机界面显示器可实现1.4km范围内的远程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研究院,未经北京市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868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