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扭矩传递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84997.2 | 申请日: | 2020-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537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发明(设计)人: | 杨华清;胡传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0 | 分类号: | F16H57/00;F16F15/14;F16D13/76;F16D13/6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8 | 代理人: | 柳春雷 |
地址: | 德国黑措***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扭矩 传递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扭矩传递装置,扭矩传递装置包括离合器和双质量飞轮,其中,离合器用于选择性地传递扭矩并且包括反压板(5,5’),双质量飞轮包括初级质量、次级质量和储能元件(3),其中,初级质量和次级质量能够抵抗储能元件(3)的作用相对彼此转动,其中,次级质量由次级质量盖(2)和反压板(5,5’)共同组成,其中,构成初级质量的初级质量法兰(1)沿轴向布置在次级质量盖(2)和反压板(5,5’)之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本发明具体地涉及一种扭矩传递装置。
背景技术
双质量飞轮通常用在内燃机和车辆的离合器之间以消除车辆的传动系中的振动。质量飞轮具有用于导入扭矩的初级质量以及用于导出扭矩的次级质量,其中,初级质量和次级质量能够克服储能器的力相对彼此旋转。
例如在专利文献CN 105179595 B以及CN 104204603B均公开了一种双质量飞轮。在上述方案中,双质量飞轮和离合器是分别独立地构造的。双质量飞轮的次级质量构造为一件式的毂法兰,毂法兰沿圆周方向抵靠储能器并且毂法兰具有用于连接离合器的毂部件。
然而,在装配过程中,双质量飞轮安装在发动机曲轴上,离合器安装变速器输入轴上,因此装配工序较多,并且所需要的装配空间也较大。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双质量飞轮和离合器的扭矩传递装置,其装配工序较少且需要的装配空间较小。
上述目的可以通过一种用于车辆的扭矩传递装置实现。该扭矩传递装置包括离合器和双质量飞轮,其中,离合器用于选择性地传递扭矩并且包括反压板,双质量飞轮包括初级质量、次级质量和储能元件,其中,初级质量和次级质量能够抵抗储能元件的作用相对彼此转动,其中,次级质量由次级质量盖和反压板共同组成,其中,构成初级质量的初级质量法兰沿轴向布置在次级质量盖和反压板之间。
在此提供的扭矩传递装置可以设置在车辆的发动机与变速器之间,以减振地且可选择地传递扭矩。
在此,双质量飞轮的初级质量能够直接或间接地以抗旋转的方式连接于车辆的发动机的曲轴,由此来自发动机的动力可以经由初级质量传递至扭矩传递装置中。双质量飞轮的次级质量形成包围初级质量和储能元件的容纳腔。次级质量在此由相互连接的两个部件组件、即发动机侧的次级质量盖和变速器侧的次级质量板组成。
在此,离合器能够是摩擦离合器。优选地,离合器是干式摩擦离合器。优选地,离合器是单盘离合器。在此,离合器包括反压板、压板、摩擦盘以及致动组件,其中,压板能够在致动组件的作用下轴向移动,以将摩擦盘压紧在反压板和压板之间,从而实现扭矩的传递。在从发动机至变速器的动力传递路径上,离合器的反压板形成离合器的输入端,离合器的摩擦盘形成离合器的输出端。优选地,反压板能够以可相对旋转的方式支承在扭矩传递装置的径向内侧的轴件处。优选地,摩擦盘能够抗旋转地安装于扭矩传递装置的径向内侧的轴件、尤其车辆的变速器的输入轴处。
借助具有双重功能、即用作次级质量的变速器侧的次级质量板且用作离合器的反压板的环形板件,能够以非常紧凑的方式将双质量飞轮和离合器集成为一体。由此减少了零件数量,扭矩传递装置的成本降低。同时,扭矩传递装置的重量减少,尤其在轴向上的尺寸也可以减小。
在此,双质量飞轮和离合器能够作为整体安装于变速器一侧的轴件处。因此,扭矩传递装置的轴向安装空间需求能够减小,装配工序也能够减少,由此装配成本降低。此外,由于扭矩传递装置被支承在变速器一侧,在离合器工作、尤其接合过程中作用的力相应施加在变速器一侧,即不作用在发动机曲轴上,因此对发动机曲轴的零件要求降低。
优选地,反压板是冲压件。
优选地,次级质量盖和反压板通过焊接相互连接。由此实现了次级质量的组成部件之间的牢固的连接。同时,由次级质量形成的容纳腔可以相对离合器的摩擦盘密封,双质量飞轮中的润滑介质不会侵入到尤其干式的摩擦离合器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未经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8499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