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盲区检测处理方法、装置、车载终端和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12948.0 | 申请日: | 2020-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238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李宇明;刘国清;董颖;郑伟;杨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佑驾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1/013 | 分类号: | B60R21/013;B60Q9/00;B60R16/023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卢晓霞 |
地址: | 518051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道高***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盲区 检测 处理 方法 装置 车载 终端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涉及辅助驾驶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车辆盲区检测处理方法、装置、车载终端和存储介质,获取车辆盲区图像,检测到该图像中包括有预设防护目标和预设风险目标的情况下,可确定出图像中形成于预设防护目标与车辆之间的告警区域,然后根据该图像中预设风险目标与告警区域之间的位置关系判断是否需要出发车辆盲区告警。本申请通过优化告警策略能够准确识别出真正对车辆存在碰撞风险的目标而触发车辆盲区告警,避免误告警情况的发生,提高车辆盲区告警准确性,还可进一步防止驾驶员对告警产生麻痹而带来的行车安全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辅助驾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辆盲区检测处理方法、装置、车载终端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软硬件能力的不断提升,以及各种传感器精度的普遍提升,辅助驾驶技术成为了备受关注的技术。盲区检测系统(Blind Spot Detection,BSD)是辅助驾驶技术中一项基础而重要的应用。
在实际场景中,车辆由于盲区死角导致恶性交通事故频发的事例层出不穷,对路面公共交通造成了极大的安全隐患。而盲区检测系统通过相机或短距微波雷达,利用算法识别车身周围与车辆有可能发生碰撞风险的障碍物,从而对驾驶员发出告警信号,以防止危险事故的发生。
传统技术所提供的盲区检测系统通常是根据车辆的位置和速度等信息构建告警逻辑,但是这种方式存在容易产生较多的误告警的问题而导致告警过于频繁,由此也容易使得驾驶员对告警产生麻痹。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车辆盲区检测处理方法、装置、车载终端和存储介质。
一种车辆盲区检测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车辆的车辆盲区图像;
响应于检测到所述车辆盲区图像中包括预设防护目标和预设风险目标,确定所述车辆盲区图像中形成于所述预设防护目标与所述车辆之间的告警区域;
确定所述车辆盲区图像中所述预设风险目标与所述告警区域之间的位置关系;
根据所述位置关系判断是否触发车辆盲区告警。
一种车辆盲区检测处理装置,包括:
图像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车辆的车辆盲区图像;
区域确定模块,用于响应于检测到所述车辆盲区图像中包括预设防护目标和预设风险目标,确定所述车辆盲区图像中形成于所述预设防护目标与所述车辆之间的告警区域;
关系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车辆盲区图像中所述预设风险目标与所述告警区域之间的位置关系;
告警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位置关系判断是否触发车辆盲区告警。
一种车载终端,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车辆的车辆盲区图像;响应于检测到所述车辆盲区图像中包括预设防护目标和预设风险目标,确定所述车辆盲区图像中形成于所述预设防护目标与所述车辆之间的告警区域;确定所述车辆盲区图像中所述预设风险目标与所述告警区域之间的位置关系;根据所述位置关系判断是否触发车辆盲区告警。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车辆的车辆盲区图像;响应于检测到所述车辆盲区图像中包括预设防护目标和预设风险目标,确定所述车辆盲区图像中形成于所述预设防护目标与所述车辆之间的告警区域;确定所述车辆盲区图像中所述预设风险目标与所述告警区域之间的位置关系;根据所述位置关系判断是否触发车辆盲区告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佑驾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佑驾创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129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塔吊钢丝绳用上油防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工业污泥资源化无害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