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子芯片自适应微通道冷却装置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95556.7 | 申请日: | 2020-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859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3 |
发明(设计)人: | 宣益民;李修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23/367 | 分类号: | H01L23/367;H01L23/473;H05K7/20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张祥 |
地址: | 21009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 芯片 自适应 通道 冷却 装置 及其 制作方法 | ||
1.一种电子芯片自适应微通道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采用深反应离子刻蚀技术在模拟芯片(1)一面刻蚀形成微通道;
步骤2,在模拟芯片(1)另一面的氧化绝缘层表面溅射金属镀层;
步骤3,向微通道中填充熔化石蜡,在微通道中微柱结构(10)周围压印水凝胶微阀轮廓;
步骤4,配制水凝胶溶液;
步骤5,将配制好的水凝胶溶液过量填入压印轮廓中,并在表面覆盖柔性薄膜后静置聚合;
步骤6,将微通道内的石蜡用热水清洗干净;
步骤7,依次将歧管分配/收集器(3)、密封膜层(6)、带有水凝胶微阀(2)的模拟芯片(1)、PCB(8)和基板(9)堆叠在一起,通过在歧管分配/收集器(3)和基板(9)外表面施加压力将整个装置压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芯片自适应微通道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采用的是透明模板进行压印,透明模板表面带有与水凝胶微阀外形一致的圆环状凸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芯片自适应微通道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将填入压印轮廓的水凝胶溶液在室温下静置聚合,静置时间为24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芯片自适应微通道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的柔性薄膜采用表面光滑的聚四氟乙烯薄膜。
5.根据权利要求1的制备方法所制备的电子芯片自适应微通道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面设有微通道结构的模拟芯片(1)、水凝胶微阀(2)、歧管分配/收集器(3)、密封膜层(6)、镂空狭槽(7)、PCB(8)、基板(9),所述水凝胶微阀(2)集成在模拟芯片(1)的微通道中,微通道与歧管分配/收集器(3)相通,二者之间用密封膜层(6)进行密封,并经密封膜层(6)中的镂空狭槽(7)实现流体连通,模拟芯片(1)另一面与PCB(8)接触,PCB(8)下方布置基板(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芯片自适应微通道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芯片(1)中多个微通道平行布置,横截面形状为矩形,每个通道中心线上设有多个微柱结构(1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芯片自适应微通道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凝胶微阀(2)中水凝胶材质为采用物理交联的纳米复合水凝胶,呈圆环形,嵌套在微通道中心的微柱结构(10)周围,溶胀后外径与通道宽度一致。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芯片自适应微通道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歧管分配/收集器(3)材质为PC板,其中通道截面为矩形,位置与模拟芯片(1)上的微通道位置相对应。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芯片自适应微通道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芯片(1)与PCB(8)接触的一面设有氧化绝缘层,绝缘层表面设有金属镀层。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芯片自适应微通道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膜层(6)为0.2mm厚的硅橡胶膜,内部带有与微通道尺寸和数目相一致的多个镂空狭槽(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9555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云平台容器网络的租户流量限制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冰箱门发泡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