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风阻制动装置的高速列车司机室及高速列车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56698.2 | 申请日: | 2020-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767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高广军;张洁;姜琛;李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B61C17/04 | 分类号: | B61C17/04;B61H13/00;B61H11/10;B60T1/16 |
代理公司: | 长沙朕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3 | 代理人: | 周孝湖 |
地址: | 410083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制动 装置 高速 列车 司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风阻制动装置的高速列车司机室及高速列车,高速列车司机室包括司机室本体,司机室本体的变截面区域上安装有多组风阻制动板,多组风阻制动板沿司机室本体的长度方向并排布置,每组风阻制动板均包括沿变截面区域外部轮廓横向间隔设置的多块制动单元板,相邻的两组风阻制动板中的制动单元板错位安装,司机室本体上安装有用于收拢或打开制动单元板的开合驱动机构。该具有风阻制动装置的高速列车司机室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可靠性高,能够满足高速列车紧急制动状态下对制动力的需求,解决高速列车在紧急制动时制动力不足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装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具有风阻制动装置的高速列车司机室及高速列车。
背景技术
高速列车是一种贴近地面高速运动的物体,我国传统列车时速120km时,空气阻力约占总阻力的40%;钝头机车牵引提速客车(车辆底部裸露在外)组成的提速列车,时速160km时,空气阻力占总阻力的75%左右;时速在300km/h时,空气阻力占总阻力的85%左右。列车空气阻力与列车运行速度的平方成正比,随着列车运行速度的提高,列车空气阻力迅速增大,列车空气阻力占总阻力的比重也越来越大。
当高速列车运行速度从300km/h提高到350km/h时,列车动能增加40%以上,列车制动需要消耗的能量也相应增加40%以上。传统的列车制动方式是依赖于轮轨间黏着力的踏面制动、盘形制动或再生制动,而对于运行速度350km/h及其以上的高速列车,其轮轨间的黏着系数随着高速列车运行速度的增加而下降,也就是列车在350km/h速度下制动时其制动距离会大大延长,在传统的350km/h的制动距离内列车不能停车。
传统的制动形式已经不能满足地震或列车发生碰撞等紧急条件下的高速列车制动需要。高速列车制动技术对于列车安全运行至关重要,在地震或列车发生碰撞情况下,高速列车紧急制动距离越短,高速列车才能越安全,旅客的安全系数也就越高。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新型的制动装置,以满足高速列车在紧急制动状态下对制动力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风阻制动装置的高速列车司机室及高速列车,该具有风阻制动装置的高速列车司机室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可靠性高,能够满足高速列车紧急制动状态下对制动力的需求,解决高速列车在紧急制动时制动力不足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风阻制动装置的高速列车司机室,包括司机室本体,司机室本体的变截面区域上安装有多组风阻制动板,多组风阻制动板沿司机室本体的长度方向并排布置,每组风阻制动板均包括沿变截面区域外部轮廓横向间隔设置的多块制动单元板,相邻的两组风阻制动板中的制动单元板错位安装,司机室本体上安装有用于收拢或打开制动单元板的开合驱动机构。
进一步地,制动单元板收拢时与司机室本体的变截面区域流线一致;制动单元板打开时与司机室本体的长度方向呈60°-90°夹角,且制动单元板朝向高速列车的鼻锥一侧向上倾斜。
进一步地,制动单元板铰接安装在司机室本体的变截面区域,开合驱动机构为液压缸,液压缸的一端铰接安装在司机室本体上,液压缸的另一端与制动单元板铰接。
进一步地,司机室本体上沿变截面区域外部轮廓横向设置有阶梯型凹槽,制动单元板铰接安装在阶梯型凹槽的侧壁上沿处;制动单元板收拢时,开合驱动机构收纳在阶梯型凹槽内。
进一步地,阶梯型凹槽的侧壁上沿设有铰接槽,铰接槽内设有固定铰支座,制动单元板铰接安装在固定铰支座上。
进一步地,每一块制动单元板通过至少两个固定铰支座铰接安装在阶梯型凹槽的侧壁上沿;制动单元板的内侧设有多根加强筋。
进一步地,阶梯型凹槽的底面上沿司机室本体的变截面区域轮廓横向设置有阶梯凸台,阶梯型凹槽的底面呈朝向高速列车的鼻锥降低的阶梯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5669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