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循迹航行的自主驾驶船舶避碰时机确定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48200.3 | 申请日: | 2020-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973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原;夏媛媛;姜雨函;伯佳更;潘金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智慧航海(青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1/02 | 分类号: | G05D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易捷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13 | 代理人: | 齐胜杰;孙晓淑 |
地址: | 2662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航行 自主 驾驶 船舶 时机 确定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循迹航行的自主驾驶船舶避碰时机确定方法,包括:基于电子海图利用路径规划算法确定多航段构成的初始航线,根据多航段确定包含有多个航迹点的航迹点集合;在沿初始航线进行循迹航行的过程中,获取动态目标信息集合,包含至少一个动态目标的信息;通过遍历动态目标信息集合中的动态目标的信息,分别计算本船避碰至少一个动态目标的最晚时间,确定本船避碰动态目标集合的最晚时间;如本船避碰动态目标集合的最晚时间大于0,且至少一个动态目标与本船间的距离小于安全会遇距离,则基于本船避碰动态目标集合的最晚时间确定避碰时机。本发明基于循迹航行确定避碰时机,能准确确定本船未来航行轨迹,避碰准确性更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人船舶航行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循迹航行的 自主驾驶船舶避碰时机确定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航运业的发展,船舶数量迅速增长,海上交通事故时有发生, 造成了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海洋环境污染等巨大损失,因此,船舶避 碰决策系统的研究受到了航海界的高度重视。在船舶避碰决策中,如何 确定船舶避让时机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驾驶员若过早采取避让行动, 会造成本船偏离航线较多,浪费航程,从经济的角度考虑,是没有必要 的。若采取避让行动较晚,就可能会造成紧迫局面、紧迫危险甚至碰撞 事故。《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中规定让路船要“及早的”采取大 幅度的行动,但是这一规定是比较模糊的。不少专家学者致力于在遵守 规则的前提下将此问题量化,建立船舶避让时机决策模型,取得了一定 进展,但是尚无令航海人员普遍满意的成果。
为了船舶领域不被“侵犯”,驾驶员应提前采取行动,因此,有必 要确定动界。动界模型的逻辑是:当未来情况是本船领域受到来船“侵 犯”时,来船到达船舶动界边界时本船采取避碰行动。日本的长泽明用 类似的方法建立了避让开始时机模型,其方法是:如果来船的相对运动 线穿过本船的避让领域,则本船在来船到达避让开始领域边界时采取避 让行动。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动界仅仅是一个距离概念,避让规划中未考虑 TCPA、相对运动速度等时间因素对避让时机的影响,而实际场景下自主 驾驶船舶根据规划路径循迹航行时可能存在多航迹段变化,传统技术无 法直接应用于自主驾驶船舶。
上述缺陷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期望克服的。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循迹航行的自 主驾驶船舶避碰时机确定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充分利用自主驾驶 船舶优势导致决策时考虑因素不够全面,避碰时机不符合航海实际情况 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循迹航行的自主驾驶船舶避碰时机确定方法, 包括:
S10、基于电子海图利用路径规划算法确定多航段构成的初始航线, 根据所述多航段确定包含有多个航迹点的航迹点集合;
S20、在沿初始航线进行循迹航行的过程中,获取动态目标信息集合, 所述动态目标信息集合中包含至少一个动态目标的信息;
S30、通过遍历动态目标信息集合中的动态目标的信息,分别计算本 船避碰至少一个动态目标的最晚时间,确定本船避碰动态目标集合的最 晚时间;
S40、如果所述本船避碰动态目标集合的最晚时间大于0,且动态目 标集合中至少有一个动态目标与本船之间的距离小于安全会遇距离,则 基于所述本船避碰动态目标集合的最晚时间确定避碰时机。
在本发明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多个航迹段均已避开静态障 碍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智慧航海(青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智慧航海(青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4820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应用发体识别的测温控制系统
- 下一篇:无创呼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