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转动式并联型飞行机械臂系统及期望转角解算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89808.3 | 申请日: | 2020-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878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李湛;刘金辉;杨学博;高会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5J9/00 | 分类号: | B25J9/00;B25J9/16;B64C1/00;B64C27/08;B64F5/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华夏松花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3 | 代理人: | 岳昕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动 并联 飞行 机械 系统 期望 转角 方法 | ||
一种转动式并联型飞行机械臂系统及期望转角解算方法,属于机器人空中操作手领域。本发明为解决现有串联型飞行机械臂载荷能力低,精度较低并且运行速度较慢的问题。系统包括:四旋翼飞行器、并联机械臂机构、集控模块和执行机构,所述四旋翼飞行器下表面中心位置安装集控模块;并联机械臂机构的首端连接四旋翼飞行器,末端与执行机构可拆卸连接;所述并联机械臂机构具有六自由度可转动结构,可带动执行机构以期望的位姿到达任务点。本发明可实现复杂作业的空中操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转动式并联型飞行机械臂系统及期望转角解算方法,属于机器人空中操作手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无人机已被广泛应用于航拍侦查、电力巡检、农药喷洒等非接触式的应用场合。然而,单纯的无人机难以胜任诸如飞行抓取类复杂的、需要主动操作的任务。近年来,科研人员尝试将机械臂安装在飞行器上,构成飞行机械臂系统。此举措极大地拓展了机器人的工作范围和灵活性,丰富了作业类型,因而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按照机械臂结构的不同,飞行机械臂可分为串联型飞行机械臂和并联型飞行机械臂。现有飞行机械臂基本都是串联型的,其具有成本低廉、结构简单、工作范围大等优点,相关研究较为丰富。例如,现有带有柔性抓取器的飞行机械臂中,将多旋翼飞行器、多自由度串联型机械臂、柔性抓取器依次相连,使之能够适应目标物体的外形,提高了抓取任务的成功率。另外,现有面向抓取作业型旋翼飞行机械臂系统中,将七自由度冗余机械臂挂载在六旋翼飞行器上,并在其末端安装欠驱动柔顺手爪,进一步增加了作业的灵活性,有助于完成物体的快速捕捉和搬运任务。
然而,上述串联型飞行机械臂系统仅能执行一些诸如飞行抓取、移动轻质量物体之类简单的任务,且存在载荷能力低、精度较低、运行速度慢等缺点,因而限制了其在需要向外界提供较大的力或力矩的场合中的应用,例如高压输电线路上替代人工去抓取锤子敲击待加固的部件。
飞行机械臂系统还有另外一个潜在的应用场景:近距离拍摄。云台的出现解决了机载摄像头需要实时调整姿态角的问题。但由于云台自由度较低,当无人机位置由于环境影响而产生小幅扰动时,摄像头也会发生偏移,从而影响近距离拍摄的效果。这就需要一种既能够调整摄像头姿态角,也能够根据扰动实时调整摄像头位置的机器人机构。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串联型飞行机械臂载荷能力低,精度较低并且运行速度较慢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转动式并联型飞行机械臂系统及期望转角解算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转动式并联型飞行机械臂系统,包括四旋翼飞行器、并联机械臂机构、集控模块3和执行机构15,
所述四旋翼飞行器下表面中心位置安装集控模块3;并联机械臂机构的首端连接四旋翼飞行器,末端与执行机构15可拆卸连接;
所述并联机械臂机构具有六自由度可转动结构,可带动执行机构15以期望的位姿到达任务点。
根据本发明的转动式并联型飞行机械臂系统,所述四旋翼飞行器包括螺旋桨1、无刷电机2、机臂4和旋翼机底盘5,
所述机臂4为四根,连接成十字结构;每个机臂4的末端上表面固定一个无刷电机2,每个无刷电机2的输出轴上安装一个螺旋桨1;十字结构连接的四根机臂4居中固定在旋翼机底盘5的上表面;旋翼机底盘5的下表面中心位置安装集控模块3;所述旋翼机底盘5呈正六边形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转动式并联型飞行机械臂系统,所述并联机械臂机构包括支撑柱6、并联机械臂定平台7、直流伺服电机8、两自由度连接机构9、电机摇臂10、连杆11、三自由度连接机构12和并联机械臂动平台13,
所述并联机械臂定平台7呈正六边形结构,与旋翼机底盘5大小相同,并且同轴配置;并联机械臂定平台7与旋翼机底盘5之间通过均匀分布的六个支撑柱6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8980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