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及其制作方法、显示面板、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35254.9 | 申请日: | 2020-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536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4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10K50/115 | 分类号: | H10K50/115;H10K50/16;H10K59/12;H10K71/00;H10K71/12;H10K71/60;H10K50/805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张博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量子 发光二极管 及其 制作方法 显示 面板 显示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及其制作方法、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属于显示技术领域。其中,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包括:衬底基板;依次位于所述衬底基板上的第一电极、第一电子传输层、第二电子传输层、量子点发光层、空穴传输层、空穴注入层和第二电极,其中,所述第一电子传输层远离所述第一电极一侧的表面的粗糙度小于阈值,所述第二电子传输层由纳米粒子组成。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提高显示装置发光的均匀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及其制作方法、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量子点也称半导体纳米晶,是少量原子组成的、三个维度尺寸通常是1nm~100nm的零维纳米结构,量子点具有带隙可调、窄的发射谱,近些年广泛的应用在LED(发光二极管)器件,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具有自发光、色纯度高、能耗低、图像稳定、视角范围广、色彩丰富等优点,近些年被认为是继LCD和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之后的新一代显示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近年来,随着量子点电致发光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器件效率和寿命方面都已经取得了很多成果。量子点发光器件从结构方面,可以分为正置结构和倒置结构,其中正置结构通常采用导电ITO作为阳极,之后依次沉积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量子点发光层,电子传输层和阴极;而倒置结构则是以ITO导电玻璃作为阴极,在上面直接沉积电子传输层,之后沉积量子点发光层,空穴传输层,空穴注入层和金属阳极。对于倒置结构的量子点发光器件,存在发光不均匀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及其制作方法、显示面板、显示装置,能够提高显示装置发光的均匀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一种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包括:
衬底基板;
依次位于所述衬底基板上的第一电极、第一电子传输层、第二电子传输层、量子点发光层、空穴传输层、空穴注入层和第二电极,其中,所述第一电子传输层远离所述第一电极一侧的表面的粗糙度小于阈值,所述第二电子传输层由纳米粒子组成。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子传输层和所述第二电子传输层的材料选自:氧化锌、氧化铝锌和氧化镁锌。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阈值为3nm。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子传输层的厚度为50-150nm,所述第二电子传输层的厚度为20-60nm。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极采用ITO,第二电极采用金属。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如上所述的量子点发光二极管。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量子点发光二极管。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量子点发光二极管的制作方法,包括:
提供一衬底基板;
在所述衬底基板上依次形成第一电极、第一电子传输层、第二电子传输层、量子点发光层、空穴传输层、空穴注入层和第二电极,其中,所述第一电子传输层远离所述第一电极一侧的表面的粗糙度小于阈值,所述第二电子传输层由纳米粒子组成。
一些实施例中,采用溶胶-凝胶法、溅射成膜法或气相沉积法制备所述第一电子传输层;
利用纳米粒子溶液采用旋涂成膜法制备所述第二电子传输层。
一些实施例中,制备所述第一电子传输层的溶胶的浓度为50mg/ml-150mg/ml。
本发明的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3525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链条快速测试设备
- 下一篇:用于流体泵的可移除活塞杆套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