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轮式移动机器人的室外地形分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39296.5 | 申请日: | 2020-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981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4 |
发明(设计)人: | 冯李航;朱文俊;易阳;张梦怡;陈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8/24 | 分类号: | G06F18/24;G06F18/214;G06F18/2135;G06F18/2133;G06F18/21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殷星 |
地址: | 21181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轮式 移动 机器人 室外 地形 分类 方法 | ||
1.一种用于轮式移动机器人的室外地形分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数据采集
离线采集移动机器人在地面类型i中运动时的车轮j所测量的动态力信号,记t时刻的三轴车轮力为其中t=1,2,...,n,n为所采集的数据的序列长度,上标x、y、z分别表示三个方向轴;
步骤2、信号建模
采用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将步骤1中每个方向的车轮力信号f(t)进行时间序列建模,得到序列自回归参数和滑动平均参数{θ1,θ2,...,θq},其中,车轮力信号f(t)进行时间序列建模的步骤如下:
步骤2.1,选取f(t)中长度为length的连续平滑的数据f(k)作为样本,并进行一次差分,即
x(k)=f(k+1)-f(k) (1)
其中,选取数据的长度取值0.75n≤length≤n,x(k)为差分后的结果,k表示时间序列序号,即k=τ,τ+1,τ+2,...,τ+length-10,τ为序列点k的起始点,且τ∈[1,n-length-1];
步骤2.2,对步骤2.1中的x(k)取零均值化,得到平稳时间序列x′(k),记作
其中此时k=τ,τ+1,τ+2,...,τ+length-2;
步骤2.3,根据步骤2.2得到的零均值平稳时间序列x′(k),给出其所对应的ARMA模型,可写为
(3),记作ARMA(p,q),其中p和q为正整数的模型阶数,为自回归参数,为滑动平均参数,序列{ε(k),ε(k-1),...,ε(k-q)}称为残差序列;
步骤2.4,设x′(k)的方差为σ2,当ARMA(p,q)模型正确揭示x′(k)的结构和规律时,{ε(k),ε(k-1),...,ε(k-q)}为均值为0和方差为σ2的白噪声,根据该准则可确定步骤2.3中ARMA模型的阶数p和q;
步骤2.5,采用最小池信息准则来进一步验证ARMA模型的阶数p和q,然后利用最小二乘法求解该模型,最终得到序列自回归参数和滑动平均参数{θ1,θ2,...,θq};
步骤3、特征提取
对步骤2中所建立的车轮力信号f(t)的ARMA模型进行特征参数的提取,得到特征参数矩阵X(i),new;
步骤4、训练学习
将特征矩阵X(i),new作为输入,对应的地面类型i作为标签,整理为完整的训练集,即Xtrain={(X(1),new,1),(X(2),new,2),…,(X(i),new,i)}该训练集经归一化处理后,直接送入一个浅层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学习,可得最终的分类器模型Net;
步骤5、在线识别
将步骤4训练得到的分类器Net写入机器人主控制程序,当机器人在新的未知地面上运动时,每经过一段时间长度n,将采集到的数据依次送入步骤2和步骤3,然后将提取后的特征数据送入分类器Net,此时Net将给出此时移动机器人当前状态下的地形类别,实现地形的在线分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轮式移动机器人的室外地形分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采集动态力信号时,采用一对车轮力传感器左右对称安装于移动机器人的两个驱动轮上,每个车轮力传感器均为一体式的车轮结构,能实现车轮与地面接触的三维动态力测量,即每个车轮本地坐标系下的x、y、z方向的纵向力fx、侧向力fy、垂向力fz。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大学,未经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3929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4,4-(六氟亚异丙烯基)二邻二甲酸酐的合成工艺
- 下一篇:剪刀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