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驱动模块、电机械制动装置、制动夹钳单元及轨道车辆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46656.7 | 申请日: | 2020-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195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苟青炳;鲍春光;王睿文;杜利清;曾梁彬;韩红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中车铁马科技实业有限公司;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T13/74 | 分类号: | B60T13/74;H02K7/102;H02K5/173;H02K11/21;B61H1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成律师事务所 11646 | 代理人: | 郭俊霞 |
地址: | 21301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驱动 模块 机械 制动 装置 夹钳 单元 轨道 车辆 | ||
本发明涉及制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驱动模块、电机械制动装置、制动夹钳单元及轨道车辆。其中,驱动模块包括壳体、设置于壳体内的电机组件及设置于壳体前端的安装部。通过将用于与滚珠丝杠副的螺母滑动配合的安装部向内延伸设置,就可以在整个壳体长度(轴向尺寸)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安装部的长度,以增大安装部与滚珠丝杠副的接触长度,从而提高驱动模块与传动件的连接稳定性,进而提高驱动模块对传动模块的驱动稳定性。当本驱动模块应用于电机械制动装置、制动夹钳单元及轨道车辆时,可以有效提高电机械制动装置、制动夹钳单元及轨道车辆的工作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驱动模块、电机械制动装置、制动夹钳单元及轨道车辆。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电机械制动装置常应用于车辆领域,尤其是轨道交通领域。电机械制动装置一般包括驱动模块和传动模块,驱动模块与传动模块的传动件(比如螺母丝杠副等)连接,以将动力传递给传动模块。
但是,现有的驱动模块普遍与传动件的接触长度较小,导致两者的连接稳定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包括提供了一种驱动模块、电机械制动装置、制动夹钳单元及轨道车辆,其能够有效增大驱动模块与传动件的接触长度,从而提高驱动模块与传动件的连接稳定性,进而提高机械制动装置、制动夹钳单元及轨道车辆的工作稳定性。
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驱动模块,用于与螺母丝杠副配合,螺母丝杠副包括相互配合的丝杠和螺母,其特包括壳体和设置于壳体内的电机组件,电机组件包括电机转子和套设在电机转子第一端的电机定子,电机定子相对于壳体固定;壳体的前端设置有用于与螺母滑动配合的安装部,安装部至少部分伸入壳体的内部,用于在螺母与安装部滑动配合时,使得丝杠的一端伸入壳体的内部且与电机转子连接,从而使得丝杠能在电机组件的驱动下旋转,进而驱动螺母相对于壳体沿丝杠的轴向运动。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螺母丝杠副为螺母滚珠丝杠副,丝杠为滚珠丝杠。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安装部内设置有导向套,导向套用于与螺母滑动配合。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安装部包括圆筒部和限位部,圆筒部一端与壳体的前端连接,另一端与限位部连接,圆筒部的内壁设置有限位件,导向套位于圆筒部内且一端抵持限位件,另一端抵持限位部,丝杠能依次穿过圆筒部和限位部后与电机转子连接。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安装部还包括外凸法兰,圆筒部远离限位部的一端通过外凸法兰与壳体的前端连接。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电机转子包括第一转筒和连接部,第一转筒可转动地连接于电机定子的内侧,第一转筒一端开口,另一端与连接部连接,第一转筒完全位于连接部靠近壳体前端的一侧,连接部用于与丝杠连接,安装部至少一部分位于第一转筒内。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电机转还包括第二转筒,第二转筒连接于连接部且向远离第一转筒的方向延伸,壳体内设置有第一轴承,第一轴承的内圈与第二转筒的外壁配合,外圈与壳体的内壁配合。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壳体内设置有第二轴承,第二轴承的内圈与连接部的外壁配合,外圈与壳体的内壁配合。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二轴承邻近于第一轴承设置且位于第一轴承靠近第一转筒的一侧。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轴承为深沟球轴承,第二轴承为平面推力轴承。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壳体内设置有旋转变压器,旋转变压器的内圈套设于第二转筒的外壁且位于第一轴承远离第一转筒的一侧,旋转变压器的外圈与壳体内壁固定连接。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壳体内设置有两个第四轴承,两个第四轴承的内圈均与第二转筒的外壁配合,外圈均与壳体的内壁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中车铁马科技实业有限公司;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常州中车铁马科技实业有限公司;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4665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