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固化热固化组合物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20998.1 | 申请日: | 2020-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696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发明(设计)人: | 盛星;姚永平;罗啟权;刘继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三求光固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三求(德庆)光固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1/101 | 分类号: | C09D11/101;C09D11/03;G03F7/004;G03F7/027;C09D201/08;C09D163/00;C09D7/61;C09D7/63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杜寒宇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固化 固化 组合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固化热固化组合物及其应用。该组合物由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含羧基丙基酰氧基共聚树脂100份;环氧树脂15~40份;丙烯酸酯类单体10~25份;陶瓷粉60~105份;热固化促进剂1~5份;光引发剂12~18份;偶联剂0.1~5份;溶剂5~25份;颜料1~5份和助剂1~10份。通过特定比例的组分相互配合,协同增效,显著降低了该组合物的介电损耗(Df<0.015)和介电常数(Dk<3.5),该组合物固化后表现出优异的介电性能、附着力、耐热性和耐酸性、耐碱性能,可用于制备高速印刷电路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线路板印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光固化热固化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印刷电路板(PCB)是现代电子行业的基础行业,近年来,信号传输朝着高频化、高速化迅猛发展,如何降低信号传输过程中的损耗、保证信号完整性是高速PCB发展面临的巨大挑战。对于信号传输而言,信号传输的速度是由绝缘层的介电常数(Dk)决定的,介电常数越小,传输速度越快。损耗因子(Df)是介质电能损耗或绝缘材料信号衰减能力的表征物理量,Df越小,电能或信号损耗的越少。
常规FR-4级别PCB板材Dk一般为3.9~4.5,Df一般为0.02,不能满足信号高频传输的需求。目前已经商品化的高频基材主要包括聚四氟乙烯树脂(PTFE)/玻纤布、马来酰亚胺三嗪树脂(BT)/玻纤布、热固性氰酸酯树脂(CE)/玻纤布、热固性聚苯醚树脂(PPE)/玻纤布和聚酰亚胺树脂(PI)/玻纤布等,Dk为2.5~3.8,Df为0.002~0.012。PCB使用的阻焊材料的Dk一般为3.9,Df一般为0.02~0.04,可以满足普通PCB的性能要求。
然而,对于高速PCB的外层线路,影响其信号传输损耗的因素除PCB基材的选择外,阻焊材料的选用也对外层线路损耗性能有着较大的影响。信号传输频率越大,阻焊材料对损耗的影响越大。现有PCB使用的阻焊材料Dk和Df过高,无法满足高速PCB的性能要求。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介电常数低、介电损耗因子低的光固化热固化组合物,将其用于制备阻焊油墨和阻焊涂层,进一步得到低介电损耗的印刷电路板,应用于5G通讯高频板。
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光固化热固化组合物,由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含羧基丙基酰氧基共聚树脂100份;环氧树脂15~40份;丙烯酸酯类单体10~25份;陶瓷粉60~105份;热固化促进剂1~5份;光引发剂12~18份;偶联剂0.1~5份;溶剂5~25份;颜料1~5份和助剂1~10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光固化热固化组合物,由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含羧基丙基酰氧基共聚树脂100份;环氧树脂20~35份;丙烯酸酯类单体12~20份;陶瓷粉70~95份;热固化促进剂2~4份;光引发剂13~15份;偶联剂0.5~3份;溶剂6~15份,颜料1~3份和助剂3~8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含羧基丙基酰氧基共聚树脂选自(ACA)Z200M、(ACA)Z230AA、(ACA)Z250、(ACA)Z251、(ACA)Z300、(ACA)Z320、(ACA)Z254F,以及AgiSynTM 9792和AgiSynTM 9790中的至少一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环氧树脂选自双酚A型环氧树脂、双酚F型环氧树脂、酚醛环氧树脂、邻甲酚醛环氧树脂和双环戊二烯苯酚环氧树脂中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三求光固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三求(德庆)光固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三求光固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三求(德庆)光固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2099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