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投弹式灭火无人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98045.X | 申请日: | 2020-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324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王学锋;王舒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北斗金箭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D1/06 | 分类号: | B64D1/06;B64C39/02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曾庆喜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投弹 灭火 无人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投弹式灭火无人机,包括无人机本体,无人机本体下方固定设置有灭火弹框,灭火弹框内设置有灭火弹,灭火弹框下端固定有发弹框,灭火弹框与发弹框连接处设置有朝发弹框内倾斜的坡面格挡,发弹框内设置有下弯的弯管,坡面格挡下端固定弯管的上端,坡面格挡和弯管的连接处设置有投弹开关,发弹框一侧壁上开设有发弹孔,弯管下端与发弹孔连接,无人机本体上位于发弹孔的一侧还设置有相机及红外装置。本发明的一种投弹式灭火无人机,高层及森林火灾等情况下可定向投掷多枚灭火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消防装置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投弹式灭火无人机。
背景技术
在消防领域中,高层灭火一直是一个世界难题,高层建筑的火灾危险性与灭火难度远远大于一般低层建筑。在中国《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3-2002)里规定:10层及10层以上或高度超过28m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称为高层建筑结构。当建筑高度超过100m时,称为超高层建筑,目前中国这样的高层建筑有34.7万幢、百米以上超高层6000多幢,数量均居世界第一。
这些高层建筑、超高层建筑集中在大城市,高层建筑体量庞大、功能复杂、人员密集、危险源多、火灾荷载大,给火灾防控灭火带来严峻挑战。
目前高层灭火器械缺乏,这就给高层建筑火灾灭火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现有的高压水枪无法达到位置较高的楼层,导致消防人员无法及时进行灭火救援,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及财产安全。灭火无人机在对于高层失火的问题有很大的优势及安全性,设计投弹式灭火无人机是十分必要的。
在专利CN108408049A中公布了一种灭火无人机,除过改专利图文不符的问题之外,该机构原理较为复杂,生产成本较高,以及灭火弹的储存的问题没有解决。
在专利CN 108969928 A中公开了一种灭火无人机投弹舱,该舱只能垂直投放,在高层建筑灭火中不能抛进建筑内,在森林防火中,失火点正上方聚集浓烟及夹杂燃烧颗粒,往往温度过高,垂直投放仍然有一定弊端。以及该无人机投弹舱的存弹量过少。
在专利CN 105667795 A中,也有配弹局限的问题,无人机仅能带一个灭火弹。
目前还有一种导弹式灭火弹,有地面发射型和无人机发射型,该类灭火弹有灭火部和推进部,由于弹体本身推进部占了大部分,因此灭火部体积较小,其灭火能力有限,另外由于远距离发射,其灭火精度受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投弹式灭火无人机,高层及森林火灾等情况下可定向投掷多枚灭火弹。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投弹式灭火无人机,包括无人机本体,无人机本体下方固定设置有灭火弹框,灭火弹框内设置有灭火弹,灭火弹框下端固定有发弹框,灭火弹框与发弹框连接处设置有朝发弹框内倾斜的坡面格挡,发弹框内设置有下弯的弯管,坡面格挡下端固定弯管的上端,坡面格挡和弯管的连接处设置有投弹开关,发弹框一侧壁上开设有发弹孔,弯管下端与发弹孔连接,无人机本体上位于发弹孔的一侧还设置有相机及红外装置。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
无人机本体下方还固定设置有无人机机架,相机及红外装置安装在无人机机架上且与发弹孔同侧。
弯管的下端位于发弹框内还固定套有设置为矩形机架a和机架b,机架 a上端和下端分别固定有电机a,电机a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轴a,轴a上连接有滚轮a,两个滚轮a分别位于弯管的左右两侧,机架b左端和右端分别固定有电机b,电机b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轴b,轴b上连接有滚轮b,两个滚轮b分别位于弯管的上下两侧,两个滚轮b与两个滚轮a分别位于弯管的不同截面上,弯管上对应滚轮b和滚轮a的位置处开设有矩形槽,滚轮b和滚轮a的轮面分别伸入其对应的矩形槽内。
机架a的上端和下端以及机架b的左端和右端均固定有电机固定座,电机a和电机b分别固定在对应的固定座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北斗金箭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陕西北斗金箭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9804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