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碰撞事故后无人机追踪碰撞者收集证据的系统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86534.3 | 申请日: | 2020-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066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唐帅;孙铎;曲彤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迪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S13/931 | 分类号: | G01S13/931;G01S13/86;G01S17/931;G01S15/931;G06K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知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87 | 代理人: | 李洁;董江虹 |
地址: | 德国因戈***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碰撞 事故 无人机 追踪 收集 证据 系统 方法 | ||
本公开涉及碰撞事故后收集证据的系统和方法。所述系统包括:碰撞检测单元,被配置为检测是否有其他目标物体碰撞当前车辆,并获取所述其他目标物体的图像;目标物体追踪单元,被配置为用于发射无人机至所述当前车辆上方,基于所述其他目标物体的图像追踪所述目标物体并获取所述目标物体的信息;通讯单元,被配置用于将所述目标物体的信息发送至移动设备或所述当前车辆。根据本公开的碰撞事故后收集证据的系统和方法能够在检测到碰撞发生后,发射无人机对目标物体进行追踪和取证,实现碰撞逃逸事故中对碰撞者进行及时证据收集。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车辆安全技术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碰撞事故后无人机追踪碰撞者收集证据的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多数碰撞后逃逸事故发生时车主并不在现场。这种情况下车主想要维权往往找不到维权主体,即使能够找到维权主体,往往也很难提供足够的证据,例如无法提供碰撞者的面部信息。
因此,需要一种用于碰撞事故后证据收集的系统和方法。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一个目的在于,通过检测有其他目标物体碰撞当前车辆,发射无人机至当前车辆上方,进行追踪和拍摄取证,实现碰撞逃逸事故中对碰撞者进行及时证据收集。
因此,根据本公开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碰撞事故后收集证据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碰撞检测单元,被配置为在车辆停驶的状态下,检测是否有其他目标物体碰撞当前车辆,并响应于检测到有其他目标物体碰撞所述当前车辆,获取所述其他目标物体的图像;
目标物体追踪单元,被配置为用于响应于有其他目标物体碰撞所述当前车辆,发射无人机至所述当前车辆上方,基于所述目标物体的图像追踪所述目标物体并获取所述目标物体的信息;
通讯单元,被配置用于将所述目标物体的信息发送至移动设备或所述当前车辆。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车辆停驶的状态包括如下的任意一项、任意两项或全部三项:车辆停止、锁住和速度为零。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碰撞检测单元包括安装在所述当前车辆上的传感器(例如,摄像装置、超声波传感器、激光雷达或毫米波雷达),被配置为用于检测所述当前车辆周围的物体。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是否有其他目标物体碰撞当前车辆包括通过如下的(i)和/或(ii)进行确定:
(i)检测到车体的加速度超过阈值;
(ii)检测到其他物体与所述当前车辆的距离小于阈值。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无人机与所述当前车辆以可脱离的方式连接,发射时与所述当前车辆脱离。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无人机附着在当前车辆外部,例如在车顶上;或者在所述当前车辆内,可从所述当前车辆车窗例如天窗飞出。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目标物体追踪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无人机上的摄像装置。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追踪所述目标物体包括,将所述无人机上的摄像装置拍摄周围物体的图像与所述目标物体的图像进行匹配,锁定所述目标物体。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通过无线通讯例如Wi-Fi、蓝牙或移动网络将所述目标物体的信息发送至移动设备或所述当前车辆。
根据本公开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根据本公开的碰撞事故后收集证据的系统。
根据本公开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碰撞事故后收集证据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1)在车辆停驶的状态下,检测是否有其他目标物体碰撞当前车辆,响应于检测到有其他目标物体碰撞所述当前车辆,获取所述其他目标物体的图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迪股份公司,未经奥迪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865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