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百草枯半抗原PH-A、人工抗原、抗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52117.7 | 申请日: | 2020-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541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3 |
发明(设计)人: | 沈玉栋;张咏仪;徐振林;王弘;杨金易;孙远明;肖治理;雷红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C251/60 | 分类号: | C07C251/60;C07K14/77;C07K14/79;C07K16/44;C12N15/13;C12N15/63;G01N33/53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段卉 |
地址: | 510642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百草 半抗原 ph 人工 抗原 抗体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百草枯半抗原PH‑A、人工抗原、抗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首先提供了一种百草枯半抗原PH‑A,所述半抗原PH‑A的结构式如式(I)所示:该半抗原PH‑A与待测物百草枯的骨架结构重叠度高,有效地提高了半抗原PH‑A的免疫原性;进一步利用该半抗原PH‑A与乳铁蛋白偶联得到的人工抗原作为免疫原免疫羊驼,筛选得到了能够特异性识别百草枯的纳米抗体Nb2‑23;并利用该纳米抗体Nb2‑23建立了一种检测百草枯的方法,该方法的检测限为0.54ng/mL~3.86ng/mL,半抑制浓度(IC50)为1.44ng/mL,最低检测限(LOD)为0.34ng/mL,具有检测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操作简单且耗时短的优点,在百草枯的快速有效检测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百草枯半抗原PH-A、人工抗原、抗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百草枯是一种联吡啶类的灭生性除草剂,因其具有活性佳、杀草谱广、防效好、见效快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农田间除草,药液接触土壤后能被土壤胶体迅速、强烈吸附,并完全钝化而不影响作物根部。但是,百草枯在土壤中有极强的吸附作用而在土壤中产生残留,并对水资源产生严重污染,且百草枯对人毒性极大;研究表明,百草枯的残留可能会导致肺纤维化,皮肤若长时间接触百草枯,或短时间接触高浓度百草枯,特别是破损的皮肤等均可导致全身中毒。这就要求对除草剂生产以及食品中百草枯残留量进行严格监测,以保护消费者的身心健康。
目前,百草枯已被多个国家禁止或者严格限制使用,最新《农药管理条例》规定百草枯可溶胶剂从2020年9月26日起禁止使用,百草枯全面禁止使用;最新国标GB2763-2019限量要求更为苛刻,提升至0.005mg/kg。因此,需要一种快速、灵敏、高效的检测方法来实现对百草枯的快速检测。现有常见的检测百草枯的方法有:气相色谱-质谱法、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紫外分光光度法、以及其他定量检测方法。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气相色谱等仪器分析方法其样本前处理及测定过程繁琐,费用高、需要专业人员操作,不适于大量样本筛查。而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仪器设备要求低和样本前处理相对简单等优点,适于市场监测和现场监控。
基于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免疫分析法主要以单克隆抗体和多克隆抗体为主,具有样本前处理简便、操作简单、快速、灵敏和高通量等特点,被誉为是21世纪最具有竞争和挑战的快速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对于免疫分析法而言,抗体作为核心原材料,抗体的效果很大程度是取决于引起相应动物发生免疫反应的抗原结构。因此,提供一种抗原结构稳定,制备得到的抗体对百草枯的特异性强,能够快速、灵敏、准确的检测百草枯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检测百草枯的方法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百草枯半抗原PH-A、人工抗原、抗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百草枯半抗原PH-A。
本发明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百草枯人工抗原。
本发明又一目的是提供所述人工抗原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再一目的是提供所述半抗原PH-A或所述人工抗原在制备特异性识别百草枯的纳米抗体Nb2-23中的应用。
本发明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特异性识别百草枯的纳米抗体Nb2-23。
本发明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编码所述纳米抗体Nb2-23的基因。
本发明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重组载体。
本发明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重组细胞。
本发明再一目的是提供所述纳米抗体Nb2-23、所述基因、所述重组载体或所述重组细胞在检测百草枯中的应用。
本发明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检测百草枯的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农业大学,未经华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5211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泡沫涂层的功能性窗帘
- 下一篇:一种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