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碳化硅欧姆接触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45207.3 | 申请日: | 2020-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128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杨程;林科闯;陶永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市三安集成电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9/45 | 分类号: | H01L29/45;H01L21/04;H01L2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成律师事务所 11646 | 代理人: | 郭俊霞 |
地址: | 361100 福建省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碳化硅 欧姆 接触 结构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碳化硅欧姆接触结构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半导体技术领域。碳化硅欧姆接触结构包括p型碳化硅区和在所述p型碳化硅区上方形成的p型欧姆合金层;其中,所述p型欧姆合金层为镍钛铝合金;钛与镍的原子比不低于0.178且不高于0.310;钛与铝的原子比不低于0.171且不高于0.470。碳化硅欧姆接触结构在高温退火后,并不会降低n型与p型中一者的接触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碳化硅欧姆接触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碳化硅(SiC)功率器件的制造工艺中,需要在SiC晶圆的正面制作出不同导电型的区域,并在这些不同导电型的区域上制作欧姆接触电极。比如SiC MOSFET、IGBT、BJT等器件,均需要在正面不同导电型区域(n型、p型)上制作源极电极、集电极电极、发射极电极等电极。在这些欧姆接触制作区域,如何降低比接触电阻率并同时保证良好的接触表面形貌,这一直是这些器件制作的重点与难点。
当前,单独的n型碳化硅欧姆接触或者单独的p型碳化硅欧姆接触制作工艺已经相对成熟。若需要在同一碳化硅晶圆上制作n型与p型欧姆接触,如果在目标器件上分别制作n型与p型欧姆接触,需要使用两层光刻工艺和两次高温退火,工艺复杂度高,并且第二次的高温工艺会严重影响前道工艺性能,比如会降低栅氧层的载流子迁移率,恶化已形成的p型欧姆接触质量等。如果在目标器件上同时形成n型与p型欧姆接触,将不可避免地牺牲n型与p型中一者的欧姆接触性能。
因此,设计一种碳化硅欧姆接触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其在高温退火后,并不会降低n型与p型中一者的接触性能,这是目前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碳化硅欧姆接触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其在高温退火后,并不会降低n型与p型中一者的接触性能。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碳化硅欧姆接触结构,包括:
p型碳化硅区;
在所述p型碳化硅区上方形成的p型欧姆合金层;
其中,所述p型欧姆合金层为镍钛铝合金;
钛与镍的原子比不低于0.178且不高于0.310;钛与铝的原子比不低于0.171且不高于0.470。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碳化硅欧姆接触结构的制备方法,包括:
提供一p型碳化硅区;
在所述p型碳化硅区上方形成p型欧姆合金层;
其中,所述p型欧姆合金层为镍钛铝合金;
钛与镍的原子比不低于0.178且不高于0.310;钛与铝的原子比不低于0.171且不高于0.470。
第二方面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在所述p型碳化硅区上方形成的p型欧姆合金层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p型碳化硅区上方沉积镍层;
在所述镍层上方沉积所述钛层和所述铝层;
进行退火处理,形成所述p型欧姆合金层。
第二方面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退火处理的工艺温度范围为:900℃-1050℃,持续时间的范围为:1分钟-5分钟。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碳化硅欧姆接触结构,包括:
设置的p型碳化硅区和n型碳化硅区;
在所述p型碳化硅区和所述n型碳化硅区上方分别设有的p型欧姆合金层和n型欧姆合金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市三安集成电路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市三安集成电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4520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捷式双向钢筋折弯器
- 下一篇:一种双模式脉冲固体激光器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