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V型发动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33273.1 | 申请日: | 2020-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755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何富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富文 |
主分类号: | F02B75/32 | 分类号: | F02B75/32;F02B75/2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中浚雄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44254 | 代理人: | 李肇伟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 ||
一种V型发动机,包括曲轴和一组以上用于驱动曲轴的V型汽缸组,V型汽缸组包括第一汽缸、第二汽缸和摆臂;摆臂包括套在固定轴上的转动套,转动套的外壁设有第一U型叉和第二U型叉,第一汽缸包括第一缸体和第一活塞,第二汽缸包括第二缸体和第二活塞,第一活塞与第一U型叉之间设有第一连杆,第二活塞与第二U型叉之间设有第二连杆,第一U型叉与曲轴之间设有第三连杆。本发明在传统发动机基础上增加摆臂,与汽缸活塞连接的连杆通过摆臂带动与曲轴连接的连杆,摆臂在有限幅度内上下摆动,不但可以将汽缸的推力传递至曲轴并使其连续循环转动,而且可以减小活塞连杆的偏移角度,可以减少活塞和缸体的磨损,延长汽缸的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内容发动机,尤其是一种V型发动机。
背景技术
目前的内容发动机一般包括汽缸和曲轴,汽缸的活塞连杆的一端铰接,连杆的另一端与曲轴的连杆曲颈铰接。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在发动机机体内运行时,活塞做上下往复运动,在活塞趋于上下止点时,活塞裙部作为导向作用会与活塞缸套内壁发生瞬间的接触和撞击。尤其是做功行程上止点,活塞承受极大地爆发压力和高温热变形作用,活塞裙部承受较大的正压力以及膨胀,从而导致活塞与缸套之间发生严重的摩擦和磨损。同时,还会使活塞与缸套产生剧烈的振动和噪音。尤其是高负荷、高转速的发动机,活塞裙部的摩擦磨损更为严重,降低活塞的寿命。目前采用的降低活塞裙部摩擦磨损的技术手段是:第一、在活塞裙部以及缸套内壁进行低摩擦涂层技术,但是采用该种手段带来的缺点是较复杂的涂层工艺会降低活塞的成品率,大大增加活塞的加工成本,进而发动机的开发成本也随之增加。第二、采用活塞裙部非对称设计的方法,该中方法直接导致的就是结构加工工艺比较复杂,同样也会大大增加活塞的加工成本,进而发动机的开发成本也随之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V型发动机,减少活塞与缸体之间的摩擦,增加汽缸的寿命,提高汽缸的输出推力。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V型发动机,包括曲轴和一组以上用于驱动曲轴的V型汽缸组,所述V型汽缸组包括第一汽缸、第二汽缸和摆臂;所述摆臂枢接在固定轴上,所述摆臂包括套在固定轴上的转动套,所述转动套的外壁设有第一U型叉和第二U型叉,所述第一汽缸包括第一缸体和设在第一缸体内的第一活塞,所述第二汽缸包括第二缸体和设在第二缸体内的第二活塞,所述第一活塞与摆臂之间设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第一活塞的第一活塞销连接,第一连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一销轴与第一U型叉连接,所述第二活塞与摆臂之间设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与第二活塞的第二活塞销连接,第二连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二销轴与第二U型叉连接,所述摆臂与曲轴之间设有第三连杆,第三连杆的一端通过第一销轴与第一U型叉连接,第三连杆的另一端与曲轴的连杆曲颈连接。
本发明在传统发动机基础上增加摆臂,与汽缸活塞连接的连杆通过摆臂带动与曲轴连接的连杆,摆臂在有限幅度内上下摆动,不但可以将汽缸的推力传递至曲轴并使其连续循环转动,而且可以减小活塞连杆的偏移角度,活塞连杆的偏移角度越小,活塞与缸体之间的压力就越小,活塞与缸体之间的摩擦力就越小;本发明V型汽缸组中,第一汽缸与第二汽缸轮流推动摆臂并带动曲轴;本发明结构简单,曲轴结构比传统同类型曲轴结构更简单;可以减少活塞和缸体的磨损,延长汽缸的寿命;活塞受到的摩擦力越小,其输出的推力越大,因此曲轴的输出力矩越大。
作为改进,所述摆臂上的第一U型叉与第二U型叉相互垂直,所述V型汽缸组中的第一汽缸与第二汽缸的夹角为90°或60°。
作为改进,当第一活塞处上止点时,第二活塞处于下止点;当第一活塞处于上止点或下止点时,第一连杆与第三连杆的夹角为零角。
作为改进,所述第三连杆的一端设有第三U型叉,第一U型叉夹在第三U型叉外,第三U型叉夹在第一连杆的连接端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富文,未经何富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3327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