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机动车辆的转向设备组件在审
| 申请号: | 201980083642.3 | 申请日: | 2019-1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953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 发明(设计)人: | M·哈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ZF汽车安全德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R21/203 | 分类号: | B60R21/203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骆希聪 |
| 地址: | 德国阿***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机动车辆 转向 设备 组件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转向设备组件(10),该转向设备组件具有:转向轴线(A),转向设备组件(10)能够在其安装状态下绕转向轴线旋转;第一组件元件(12)以及第二组件元件(14),其中这两个组件元件(12,14)通过第一连接机构(16)以及第二连接机构(18)5相互连接,其中第一连接机构(16)具有弹性的锁定元件(20),该弹性的锁定元件能够在横向于转向轴线(A)的方向上偏转以松脱第一连接机构(16),其中第二连接机构(18)能够通过轴向加载组件元件(12,14)远离彼此而松脱,并且其中设置有楔形体(46),该楔形体具有横向于转向轴线(A)的楔形长度(L)和在转向轴线(A)的方向上可变的楔形高度(H)。在此,楔形体(46)的楔形长度(L)、楔形高度(H)和倾斜角度(α)相互协调,使得组件元件(12,14)的第一连接机构(16)和第二连接机构(18)能够通过楔形体(46)在楔形纵向方向上的线性运动而松脱。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转向设备组件,所述转向设备组件具有:转向轴线,所述转向设备组件能够在其安装状态下绕所述转向轴线旋转;第一组件元件以及第二组件元件,其中所述两个组件元件通过第一连接机构、尤其第一锁定连接机构以及第二连接机构、尤其第二锁定连接机构相互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机构具有弹性的锁定元件,所述弹性的锁定元件能够在横向于所述转向轴线的方向上偏转以松脱所述第一连接机构,并且其中所述第二连接机构能够通过轴向加载所述组件元件远离彼此而松脱。
如今,机动车辆的常规转向设备组件在大多数情况下包括可旋转的转向设备(尤其方向盘)以及紧固在转向设备的毂区域中的安全气囊模块,在该安全气囊模块上可以设置有用于与转向设备卡合的刚性的抓钩。于是,例如借助于两个满足不同目的的锁定机制来进行安全气囊模块的装配。在此,刚性的抓钩与预装配在转向设备上的弹性的锁定元件卡合(第一锁定机制),并且还接合在转向设备的泡沫袋中,这些刚性的抓钩同样与这些泡沫袋卡合(第二锁定机制)。第一锁定机制确保在启用安全气囊模块之后,安全气囊模块即使在轴向力较高时也不与转向设备分离,而是可靠地与其保持连接。在正常的行驶运行中,即在启用安全气囊模块之前,例如被实施为弹簧丝的弹性的锁定元件可以与刚性的抓钩间隔开。第二锁定机制确保安全气囊模块在正常的行驶运行中的精细定位。
在拆卸安全气囊模块的过程中,必须再次松脱这两个锁定连接机构,以便可以使安全气囊模块从转向设备上移除。为此,在常规的转向设备组件中,在大多数情况下需要专用工具。此外,对于装配工来说,拆卸总体上是非常困难并且耗时费力的。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向设备组件,其中例如被设计为安全气囊模块的第一组件元件可以快速、精确配合并且稳固地装配在例如被设计为转向设备的第二组件元件上,然而还可以以较低的耗费再次迅速地从第二组件元件上拆卸下来。
根据本发明,这个目的通过开篇所述类型的转向设备组件实现,其中设置有楔形体,该楔形体具有横向于转向轴线的楔形长度和在转向轴线的方向上可变的楔形高度,其中该楔形体的楔形长度、楔形高度和倾斜角度相互协调,使得这些组件元件的第一连接机构和第二连接机构可以通过楔形体在楔形纵向方向上的线性运动而松脱。
根据转向设备组件的实施方式,该第一组件元件具有用于与该弹性的锁定元件卡合的大体上刚性的抓钩。
弹性的锁定元件优选地被装配在第二组件元件上,因此抓钩和弹性的锁定元件可以形成第一(锁定)连接机构。
根据转向设备组件的另一个实施方式,该第一组件元件包括锁定凹陷,并且该第二组件元件包括用于与锁定凹陷卡合的弹簧加载的锁定体。因此,弹簧加载的锁定体和锁定凹陷可以形成第二(锁定)连接机构。
然而替代性地还可设想的是,为了形成第二锁定连接机构,该第二组件元件包括泡沫袋,并且该第一组件元件包括相应指配的刚性的泡沫钩,这些泡沫钩可以与这些泡沫袋卡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ZF汽车安全德国有限公司,未经ZF汽车安全德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8364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